求医不如求己?……近年来,市民越来越愿意对健康进行投资。 “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正不断深入人心。较之过去普遍习惯把自己健康交给医生的做法,如今人们变得更会自我保健养生,各类健康保健畅销书也日渐走俏。最近,气温骤降,针对今年过年早、冬天短的特点,在立冬至冬至之间,市民到底该如何养生?对此,专家提醒,健康畅销书里不少观点新颖、通俗、实用,但有部分观点市民还应因人而异,切忌盲目照搬。
健康书走俏市民忙养生
立冬刚过,气温下降,这几天各大书店的健康畅销书专柜又异常火爆,市民纷纷加入自我保健的大军。昨天,记者来到上海书城,摆放在显眼位置的都是不少包装精美、名字引人的健康畅销书,琳琅满目的健康保健书很受欢迎。打开其中一本粗略翻阅,各种养生新法层出不穷,其原理也讲得通俗易懂,受众人群可从儿童到中老年人。在网上,像《求医不如求己》、《人体实用手册》等也成为热门网购书,深受白领、中青年、老年人等各类人群追捧。
据数据显示,在上海地区读者购买的所有图书中,健康类图书仅次于财经类、自我完善类、人文社科类、文学类图书,位列第五,且增长较快。去年此时,只有7%的书籍是关于健康类的,但今年已经达到11%。
记者发现,不少“白领族”、“上班族”、“高压族”都希望能先抓住从立冬到冬至间的45天,在这段时间好好进补,以自我保健来为繁忙疲劳的工作“充电”。而中老年人群则希望通过健康书对冬季因为年龄可能产生的疾病有个事先了解,防患于未然。
【专家支招】
立冬至冬至45天养生之道
“冬藏”理念巧运动
错误观点:天冷了,要开始坚持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避免秋冬生病;
纠正误区: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不可再像春夏锻炼一样再大汗淋漓了。“运动”是不少健康书中倡导的生活理念。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如今,晨跑、瑜伽等诸多颇为时尚的运动项目早已成为白领人群“健康菜单”中的“主菜”。不过,专家强调,冬季运动要注意“冬藏”。
专家解释说,冬天应提倡多运动,人的免疫力和体质会下降,从而进入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经常锻炼确实能提高抵御各种疾病入侵的能力,但在冬天还像春夏一样大运动量过度运动,并非明智选择。不少人在健康房猛练器械,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脱下外套散热,再继续运动,最后到淋浴房冲凉。还有部分运动狂热者,入冬后依然每天一大早身穿薄薄的单衣在瑟瑟寒风中活动,但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冷风一吹,就埋下受凉、感冒的隐患。
冬季运动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把握好度,避免原本出于好意的锻炼成为疾病祸害。他推荐太极拳、游泳等中轻强度运动更适合冬季。像太极拳方便易学,对运动场地要求也不高,适合大众。而游泳因在水中锻炼,无关节损伤,非常健康。但要提醒的是,游泳上岸后要当心吹风、受凉、感冒。仁济医院丁忱欢医师提醒,锻炼时适时补充水分,多饮白开水,人体才不因锻炼多汗脱水生燥。另外,力戒空腹锻炼,以避免头昏乏力、昏厥等低血糖反应。
应酬族年底每顿不要吃饱
错误观点:工作忙碌,频发健康问题。睡眠不好,脸色苍白,体形臃肿,体力愈来愈差……只要靠进补调养,就能解决问题;
纠正误区:解决疲劳之道在于把不足的睡眠时间补回来,肥胖并不是能量过剩,而是身体将过多的能量储存下来,反而是能量不够,使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将垃圾排出体外。
因为高压、忙碌的工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精神和体力都不支,还经常担心自己得病,使健康成为最没信心的一环。最近又到年底应酬之际,从事销售、市场方面的“应酬族”成为各类美食场所常客,有些人甚至还要无奈一晚上赶上两场,带着还未完全消化的前一顿赶到下一顿继续开战,结果一顿没吃好,还要累着赶吃第二顿,饱食终餐的状态更让“应酬族”疲劳不堪。应酬桌上劝酒更是司空见惯,你来我往煞是热闹。
朱凌云教授给年底“应酬族”一句话:经常有应酬、有饭局的人建议每顿都不要吃饱。这对于不得不赶场应酬饭局的人来说,绝对是个于己有利的餐桌小窍门。此外,饮酒过度、贪杯助兴还有害肝脏。据临床门诊上反映,现在患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越来越多。他提倡,年底应酬桌上喝酒助兴热闹了气氛,但盲目劝酒可能因此有害健康,尤其是累及肝脏。
三高人群进补当心变“祸补”
错误观点:今年过年早,冬天短,因为进入立冬以后就可以“大补”,只要注重进补,就能缓解疲劳状态,有益身体健康;
纠正误区:进补还需因人而异,在进补前,未能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认识,可能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尤其对三高人群而言,使“进补”变“祸补”。
“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民间历来有入冬进补的说法,冬至过后更是大补的最佳时机。因为今年立冬不太冷,且过年早,整个冬天就相当短,不少市民在刚进入立冬以后,就开始着手忙于准备进补,市场上的一些食补书也成为首选。朱凌云教授提醒,哪些食谱适合、哪些不适合,还需因人而异。如果市民在进补前对自己身体状况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还可能导致错误进补、白白进补,甚至乱补不适等。
针对今年冬天短,“进补是否一定要等到冬至才能开始”,宋经中教授认为,提前进补未尝不可,但要注意不能过渡。朱凌云强调尤其“三高”人群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龙华医院金志刚教授还提醒,如有感冒、咳嗽、腹泻等,应暂停服用补膏,以免“进补”变“祸补”。华东医院中医科潘永福教授表示,很多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病患者要求膏方进补,但因其存在心脑血管等危险因素,施治膏方时更应谨慎。
小心咳嗽、鼻炎悄然袭来
错误观点:最近正逢季节转换,早晚温差大,感冒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开始活跃;
纠正误区:除了感冒、发热外,频繁进出空调房,特别是遭遇冷空气刺激,一些类似感冒的症状因此引发,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鼻子惹祸,也可能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
最近早晚温差大,有些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等接踵而来。还有一部分人在未进入空调房前一切正常,一进暖气房后就出现上述症状。因为鼻子惹祸,影响工作状态。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冯云海教授说,这很有可能是鼻炎症状。一些患者往往由于不知道或不重视鼻炎,错误自行使用感冒退烧药来暂时应付,结果昏昏沉沉,一整天精神状况不佳。专家提醒,如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睡眠等生活质量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以早发现、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若自行解决,可能走入另一个误区。
华东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李向阳教授特别强调,冷空气刺激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冬季清晨出门要穿暖和、戴口罩。情绪激动、大哭大闹也可能诱发咳嗽发作,因此要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家里不要养宠物、养花,不要铺地毯,避免接触花粉、螨、油烟、油漆等,浴室和地下室应使用除湿机和空气过滤器,并定期更换滤网,被褥要常晾晒。
【专家建议】
自我保健讲究科学食补多吃“白色食物”
追求健康的美好愿望无可厚非,但如果盲目照健康书按部就班也可能出错。一些健康书里的内容确实非常实用,且操作简便。但如果自行操作出错,可能问题多多。就拿结合中医传统理论的穴位按摩来说,常受读者喜爱,但万一不做仔细研究,穴位按摩错误,忙碌半天不仅无效,按摩错了还可能损害健康,责任又该谁负?此外,不能因人而异的食补也弊端多多。只有个性化、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才是上上策。仁济医院丁忱欢医师建议,在立冬至冬至,饮食该以清淡为主,少食煎炒,多进果蔬,力戒温燥、辛辣刺激之物。可清炖、清蒸之品常吃,旺火爆炒之物尽量疏远,冰糖、蜂蜜因人而异,西红柿、黄瓜、绿叶蔬菜最好餐餐佐食,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为清凉滋润佳品,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多吃白色食物,比如:煮冬瓜汤、莲藕汤、白萝卜花生汤、大白菜汤、白梨银耳汤等,还可适当吃些醋等酸味食品,不吃猪肺、牛肺、羊肺为好。
【食品安全谈】
街头糖炒栗子良莠难分
千万别挑开口栗子
时下正值栗子大量上市季节,街头现炒现卖的糖炒栗子摊点也因此多了起来。市场上各种板栗可谓五花八门,让消费者难辨真伪,行家提醒,千万别挑开了口的糖炒栗子。这是因为炒栗子时,锅里的圆砂和糖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会形成焦糖,时间长了以后会变成黑色。这种焦糖里面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是不宜食用的,开口栗子容易黏到这些黑焦糖。因此,在购买时千万别只图方便而忽视产品安全。其实正宗的糖炒栗子是很容易剥离的。
此外,对于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对于患血症者,比如:吐血、便血等,宜生吃栗子。产妇、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因其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糖尿病人吃栗子应适可而止。此外,无论是生吃,还是炒食、煨食,均须细细咀嚼,连津液吞咽,才可达到更好的补益效果。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热门 首选 餐桌 板栗 包装
上一篇 什么原因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
下一篇 20岁开始锻炼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