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缺铁性贫血如何诊断

admin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素合成引起的贫血,系铁缺乏症的晚期表现。

本症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发生于各年龄组,尤多见于育龄妇女及婴儿。钩虫病流行地区特别多见,程度也较重。其诊断标准为:

①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小于32%,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Um3),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小于27皮克(pg)。

②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铁供给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③血清(浆)铁小于10.7微摩尔/升(Umol/L)。

④总铁结合力大于62.7微摩尔/升(U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有参考意义,小于10%有确切意义。

⑤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0-十),铁粒幼红细胞小于15%。

⑥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大于500微克/升(Ug/L)。

⑦血清铁蛋白小于16微克/升(Ug/L)。

⑧铁剂治疗有效,用铁剂治疗6周后,血红蛋白上升10克/升(10g/L)以上。

符合上述①和②一⑧中至少两条者,可诊断为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