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警惕孩子缺铁性贫血

admin

孩子偏食:

警惕缺铁性贫血

当减肥瘦身成为都市生活的主题时,另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攻占了现代家庭中的最小成员,这就是缺铁性贫血。

在营养过剩成为主要健康问题的今天,营养不足的问题仍不鲜见。目前,全国各大医院儿科门诊病例中,贫血孩子的比例仍然很高,缺铁性贫血仍是常见的威胁孩子健康的营养缺乏症,并且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根据全国性的调查,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高达6.31%,6个月至6岁小儿患病率高达43.03%。

缺铁的主要原因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缺铁性贫血和饮食方式、生活习惯、营养结构以及卫生习惯等密切相关。

铁的吸收形式以游离的二价铁和血红素的形式吸收,而这两种形式基本都是在酸性环境下才可以保证吸收。所以维生素C、果糖等酸性物质有利于铁的吸收,而茶和咖啡则不利于吸收。

动物食品中的铁元素大都以血红素的形式吸收并且吸收率较高,较蔬菜、大米等植物高达10~20倍,如果肉类食物摄入不足,则很有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在我国,婴儿以乳类为主要食品。乳制品中铁含量极低,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幼儿每天需要的铁含量为12毫克。这样的缺陷好在因为母乳中铁吸收较好得到了弥补,所以基本可以保证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断乳之前不发生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身体对铁的需求较大,而这段期间又是饮食结构变化最大的阶段,如果营养摄入不足,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于6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就很可发生贫血。较大点的儿童均因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给较差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贫血发生。

如何判断缺铁性贫血

大多数孩子发病缓慢,易被家长忽视,等到医院就诊时多数病儿已发展为中度贫血。在此有必要提醒身为家长的你,一定要注意观察婴幼儿早期贫血的表现,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临床病例证实,在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之前,孩子即可出现烦躁不安,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的表现。有的孩子可有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食欲减低,体重不增,皮肤粘膜变得苍白等。有时候孩子自己会告诉你疲乏。同时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等现象也不鲜见。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所谓“异食癖”,这些孩子特别爱吃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树皮、沙土、报纸、生大米和生面粉等。

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异常的精神表现,建议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通常情况下,红细胞会表现为中心淡染区扩大,称为小红细胞。如果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铁剂治疗纠正贫血,如硫酸亚铁糖浆等。

预防和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并不难,治疗效果也很好,经治疗很快就能痊愈,也不留后遗症。但对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是预防,尤其要做好婴幼儿的合理喂养及定期健康检查,否则贫血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贫血的宝宝不仅由于抵抗力差易合并感染和腹泻,并且对孩子的形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影响。

如不能母乳喂养,应选用强化铁配方奶粉喂养,如完达山阶段配方奶粉、力多精阶段配方奶粉、雀巢高钙高铁奶粉、三鹿助长奶粉等,它们每100克奶粉中含铁量8~15毫克。同时及时添加辅食,应在3个月左右开始添加含铁多的食物如蛋黄、猪肝泥、肉泥、菜泥和水果泥等铁含量高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从食物中补充铁质。断乳之后,如果没有及时添加辅食,储存铁用完后,就可发生贫血。蛋中的铁吸收虽差,但其含量较丰富,仍可作为婴幼儿铁供给的重要食品。

对于较大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在饮食中给予补铁。一般说来,积极心理诱导,更换和扩大食谱,尽量做到饮食多样化就可以满足孩子对铁的需求。及时矫治这类孩子常见的偏食和挑食极为重要。而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精肉、蛋类、动物血、海产品、豆制品、牛奶、绿叶蔬菜等,应是他们常见的餐桌食物,特别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如豆类、绿叶蔬菜、全麦面包等粗粮以及新鲜水果等。

需要提醒你,如用铁剂治疗,家庭使用最多不超过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从3个月开始添加。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摄入量。

因此建议家长给孩子选用含铁丰富的婴幼儿食品。食品中含铁最高的首推黑木耳、海带和猪肝等;其次为肉类、豆类、蛋类等。

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特别要鼓励孩子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菠菜、豆制品、黑木耳、海洋鱼类、动物血类或动物的心和肝以及牛肉等,木须肉就是一道不错的补铁菜肴。同时应让孩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等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