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后注意
(一)睡姿:
1.仰卧位双腿不可重叠;
2.侧卧时,患髋在下;
3.患肢不应超越身体中轴线;
4.无论仰卧还是侧卧,两腿之间都应放枕头。
(二)坐姿:
1.坐椅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度;
2.不应屈伸向前,垫高脚或交叉双腿;
3.避免坐椅子,如需坐椅子应伸直患肢。
(三)坐立:
1.坐下前,先将患侧肢体前伸,双上肢利用椅子扶手支撑身体缓缓坐下,勿将身体前倾。
2.起立时应先将身体移到椅边。
3.伸直患肢,利用扶手把身体撑起。
(四)如厕:
1.加高坐垫20公分
2.加装扶手
3.不可蹲着
4.站起或坐下时先将患肢伸直
(五)拾物:
1.利用长柄钳
2.患肢放在身后,健侧屈曲取物
(六)乘坐交通工具:
1.公交车:上车时健侧肢体先上,下车时患侧肢体先下,坐时患肢伸直。
2.卧车:背朝车内患肢伸直慢慢先后移进。
(七)负重时间:
1.骨水泥型:术后三天(拔除引流管后)
2.非骨水泥型:术后10~12周后,术后三天下地。
二、术后康复的目的
1.恢复体力
2.增加肌力
3.增大关节活动度
4.改善和纠正患者因长期疾病所造成的不正常的姿态
5.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
7.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三、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一)术后第1、2天
首先,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呼吸练习来预防心肺系统的并发症;
其次,在有效阵痛的前提下,物理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训练(10次/组)
腓肠肌训练,先让患者把脚趾向前伸直,脚跟先后拉,然后把脚趾向后拉,把脚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被动活动,在康复师的协助下进行患髋屈曲3~4次同样是重要的,可以刺激手术区的新陈代谢。活动时康复师应托住患肢以减轻髋部的压力负荷。
拔除负压引流管后
(1)将患肢置于膝关节练习器上开始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
(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关节开始活动的范围
(3)膝关节练习器开始的最大活动角度40度
(4)每天增加5~10度
(5)手术后一周左右,膝关节练习器最大活动度为90度以上
(6)一周后可以去掉膝关节练习器
(二)术后第3天
(1)在患髋伸直的状态下可以进行患肢的内收和外展运动,进行抗阻内收和外展肌力训练。
(2)同时在康复师内外滚动患肢,帮助患者进行内、外旋活动
(三)术后第4天
在康复师的协助下第一次在床边坐起,应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度,患肢防止内旋,保持外展是非常重要的。
(四)术后第5天
(1)患者站立和行走
(2)开始时必须在助行器协助下
(3)当患者的身体情况允许时可以使用手臂拐杖
(4)注意假体的固定方式不同,肢体的负重时间也不一样
(五)术后第6天
(1)进行卧、坐、立转移训练
(2)在治疗师协助下允许翻身:治疗师一手托臀部,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于身体同时转为卧侧,并在两腿间垫上软枕,禁患肢内收外展
(六)术后第7天
(1)进行上下楼练习
(2)上楼时,健腿先上患腿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
(3)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腿随后,健腿最后,这样可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
(七)术后第2周
(1)巩固和提高第一周的训练成果,至伤口拆线出院。出院时患髋能主动屈曲或超过90度,同时在伸直位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完成内收、外展和内外旋运动。
(2)出院时假体为骨水泥固定者,能够在没有任何辅助器的情况下,比较自如的在平地上行走,假体为非骨水泥固定者,能够利用双拐在不负重的情况下比较自如的在平地上行走。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
1.阶梯训练
出院后的患者订做一个多极木台阶,其高度为120cm,一般以4~5个台阶为宜,最低台阶高度为80cm,台阶间距为10cm。
2.穿鞋袜训练
术后三周的患者坐在椅子上,伸直正常侧下肢,屈膝、屈髋,将患肢小腿置于正常肢体膝上前侧,一手握住患肢足底,一手放于患膝内侧轻轻向下,并逐渐屈曲正常侧肢体膝关节,这个动作同时包含了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使患者能够自如的穿鞋袜。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长柄
上一篇 提示:微波加热“健康陷阱”
下一篇 节日吃喝当心3种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