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
淋巴瘤是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也有人称为淋巴癌。由于淋巴组织遍布全身,所以淋巴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好发于淋巴结、扁桃体、脾并可累及骨髓。
淋巴瘤可以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45―60岁。
迄今尚不十分明确,淋巴瘤的发生可能于以下因素有关(1)长期的不良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体内免疫功能紊乱;(2)EB病毒感染;(3)逆转录病毒感染;(4)放射线、毒物、有毒化学物质等因素。
淋巴瘤的表现
淋巴瘤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主要是在身体上摸到肿大淋巴结,早期无明显不适,容易被人忽略。约60%的淋巴瘤患者首先表现在颈部淋巴结肿大,其次为腋下及腹股沟的淋巴结。
初为单一肿大,以后数目渐增,且越来越大,质硬,活动度差。约30%的淋巴瘤患者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体温>38.5℃)、消瘦(半年内体重下降10%)、夜间盗汗及皮肤瘙痒等。晚期可影响到全身组织器官,可见肝、脾大及多系统受浸润,最后可见恶病质。
(1)霍奇金淋巴瘤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首见症状为无痛性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60%-80%),左侧多见,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可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柔韧样感觉。如果压迫神经,可以引起疼痛。如果压迫邻近器官可以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胸内肿大的淋巴结可致咳嗽、胸闷、气促、肺不张等。约有六分之一的病人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这些患者一般年龄较大,男性较多,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劳、无力及消瘦等全身症状。部分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霍奇金淋巴瘤特有的表现为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但非每个病人都会出现。病变累及骨髓,血常规常示轻或中度贫血,活动期血沉快,LDH活性增高等变化。
(2)非霍奇金淋巴瘤
各年龄组均见,男性较多。大多也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易侵犯胸腔,也可引起压迫等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晚期。全身瘙痒少见。此型患者发展迅速,易远处播散。扁桃体、鼻腔、鼻窦病变占10%-15%,常有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及下淋巴结肿大。还易累及胃肠道,小肠为主,半数以上为回肠,其次为胃,表现有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部分病人多在拍X光片或CT等检查时可发现有骨质破坏。可有皮肤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等。血常规示白细胞多正常,若累及骨髓常伴淋巴细胞绝对或相对增多。
患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接受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患者还应积极适度参加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保健意识。
中国淋巴癌逐年高发专家提醒重视早期信号
二00六年十月,著名爱国人士霍英东辞世,夺走他生命的是一种被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恶性肿瘤。目前,全球平均每九分钟就新发一例病人;而中国逐年高发,每年新增患者约二点五万人,死亡近二万例,其威胁正迅速显现。
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朱雄增教授今天披露这一数字时称:环境污染加重、生活节奏加快,上班族工作压力加大,以及长时间处于手机、电脑等电子辐射环境、频繁染发,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家庭使用非环保装潢材料等,是导致淋巴癌高发的主要因素。
朱教授在国家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和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对话希望――开启淋巴瘤治疗新纪元”专题发布会上指出,该病在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男性第九位,女性第十位,四十五至六十岁是高发年龄。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和及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对这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治愈率已达百分之五十以上,使患者生存期显著增加。
中国抗癌协会恶性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朱军教授强调: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三十余种亚型,病情进展不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后也不同,而“早期诊断分型、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案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所以,确诊后不必害怕。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早期病人使用免疫化疗可以治愈,经过六到八个疗程规范治疗后,肿瘤能全部消退的病人,治愈的可能性更高。随着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开展,使治愈淋巴瘤成为可能。目前使用单克隆抗体药物“美罗华”的联合化疗方案,已被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列入治疗指南,全球有超过一百万患者通过抗体靶向治疗获益。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保健 X光 X光片
上一篇 三伏贴治病要注意七个要点
下一篇 研究称漂亮女性会让男性变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