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如何消除宝宝的“占有”行为

admin

东东4岁了。从她自己吃饭的那一天开始,爸爸妈妈就给她准备了专用的餐椅、筷子、碗。有一回,妈妈的好朋友带着女儿真真来她家做客。大家开心地准备吃饭的时候,忽然听到东东哭闹着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原来是真真坐在了她的餐椅上惹恼了她。真真抱一抱东东的玩具,东东也哭闹着不让她碰。只要是东东的东西,就不让真真碰一下。一天下来,弄得爸妈的非常尴尬。

孩子这么强的占有欲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尴尬、不快,甚至还有冲突。而且长此以往,强“占有”的宝宝很容易变得自私自利、霸道无理、没有爱心和不懂分享。那么,孩子强独占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自私,是习惯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强“占有”行为?

其实,这时期孩子的强“占有”行为与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

1、较少传递物品归属概念

四岁的佳佳手里的东西别人是很难要出来的,而别人的东西她却总想要,要不到就哭闹不止。她的爸妈平时在生活中就很少向她传递“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可以碰的,什么是不可以玩的”等类似的概念,而是一味的随她想怎样就怎样。如此这般,孩子自然难以认识“你的”、“他的”和“我的”的区别。一贯地想拿就拿,想用就用,不是自己的也要去抢占,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强”占有的不良习惯。

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形成一定的物品归属概念,分清“我的”、 “你的”、“大家的”。很多孩子四岁左右都能达到基本分清“我的”、“你的”的区别。但是佳佳的父母只是依从、迁就,就导致孩子蛮不讲理地强占。

2、过分强调孩子的个人所有权

4岁的牛牛,在家里备受呵护,她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千方百计的满足她,奶奶有句口头禅:“我们家的东西都是牛牛的。”久而久之,只要是牛牛看上的东西,都会毫无保留的藏在自己的房间。妈妈买个一件颜色鲜艳的雨披,牛牛看到了,马上藏在自己的房间里。奶奶买了两块香皂,牛牛一闻香气扑鼻,马上藏到衣柜里。时间长了,牛牛房间的东西越来越多,房间成了“仓库”,但是“仓库”里的东西只进不出。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总是给孩子最好的。孩子想要什么,只要父母能满足就一定要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的做法都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幻觉――“觉得什么都是我的”!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东西只能自己用;自己的玩具,只能自己玩,别人是碰都不能碰的。此时,爸爸妈妈如果在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再过多地强调是专门为“他”买的,孩子“独占”的心理就会更加强烈。

3、溺爱成为滋长强占的温床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刘先生和妻子就习惯了把什么好的东西都留给儿子。一天,妈妈有些感冒了,可是儿子吵着闹着要吃鱼头汤,妈妈没办法,只好拖着病给儿子做。当鱼头汤端到餐桌上后,妈妈夹了一个正准备吃,没想到儿子说:“妈妈,你就别吃了。”妈妈问为什么。儿子说:“因为我要吃啊,总共就三个,你吃了我就只能吃两个了。”妈妈听到儿子的话很不是滋味。

爱孩子是对的,但是不能给孩子特权。吃东西的时候,家长要保证每个家庭成员都有份。即使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充分而给他多分一些,也要让孩子知道,这不是他的特权。四五岁的孩子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如果平时生活中家里的长辈对他都是百依百顺,他不但无法形成和别人分享的意识,反而独占的意识会愈来愈强。这个时期,家长对孩子分享的引导非常重要。要让通过一些方法让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乐于分享。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消除强占有行为?

1、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慷慨的,乐于分享的父母一定会教育出乐于分享的孩子。在邻里之间,父母要和大家分享一些精神上的快乐和物质上的东西。常常带着孩子去亲戚朋友家走动,去之前为每个人准备礼物,要求孩子把礼物分给每一位好友。家长还可以把一些孩子邀请到家里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比如:“一起包粽子”、“一起去郊游”、“我最喜爱的图书、汽车”等,让孩子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零食和图书玩具,与众人分享。

2、让宝宝尝到甜头与苦头,体验分享的快乐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要让孩子明白,分享可以带来快乐。家长可以尝试品尝后果法,消除孩子的强占有行为。比如孩子霸占一包巧克力独自吃光了,以后,无论他怎样请求都不给她买,并且让他知道这是对他独霸的惩罚。而如果孩子把巧克力分给大家,你高兴地告诉他,因为他让大家吃到了好吃的巧克力,明天你还要买来请他分。就这样,坚持赏罚分明,孩子两相对比就会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3、与孩子共同享用物品

父母都是爱子心切,于是生活中就经常假装让孩子和自己分享好吃的,好用的东西,但父母实际上并没有吃,没有用,而是找个借口推掉。这就让孩子们发现,分享只是做个样子,因为分享并不会让自己的东西减少。因此,父母要改变教育策略,要狠下心来。在家里,有好吃的东西要和孩子一起分享;又好用的东西,大家一起用。不再给专门设立特有的东西。让孩子明白所有人都一样,都平等。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越爱孩子越不能独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