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地摊羊肉串暗藏戊肝隐患

admin

前段时间,小王突然出现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自己吃了点退热和止吐药后症状略有好转,小王也就没当回事。谁知,一周以后,小王发现自己小便颜色跟平常不一样,呈深黄色,而且眼睛也变黄了,于是急忙去医院诊治。化验显示,小王的转氨酶比正常升高,总胆红素也升高,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吃了地摊羊肉串惹上戊肝

经住院进一步检查发现,小王血清病毒学检测结果仅抗HEVIgM阳性,其他肝炎病毒检测均阴性,于是小王被确诊为“急性戊型肝炎”。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小王康复出院。医生了解到,小王在患病前,曾在地摊上吃过羊肉串,当时肉有点生,但因味香并未太在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李新艳指出,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鸡、牛、羊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HEVRNA。这些动物不是戊型肝炎暴发性流行的传染源,但可以成为散发型戊型肝炎的传染源。

戊肝的传播主要经过粪――口途径。肝炎病人将带病毒的粪便排泄到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手及各种用具,当人们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品之后,病毒就可能通过口腔进入人体,使人发生感染并出现临床型或亚临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流行多发生于雨季或者洪水后,而散发型戊型肝炎则主要在冬春季节。冬春季天气寒冷,人们的食欲普遍增加,尤其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明显增多,免不了在外聚餐。接触不洁食物的机会多了,也就为散发的戊型肝炎提供了可乘之机。

人群对戊肝普遍易感

据介绍,人群对戊肝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感染戊肝后近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伴有厌食、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可出现巩膜皮肤黄染、尿黄现象,黄疸期易出现胆汁淤积,疸较深说明病情较重。戊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较好,多数病人于发病6周内康复,但孕妇和老年人的病死率较高。

戊肝症状与甲肝相似

专家指出,戊肝在很多方面与甲肝相似。传播方式都是粪――口途径,皆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也都有消化道症状,病程都为自限性,无慢性化。它们之间的区别如附表所示。

吃过鱼生警惕戊肝

了解以上戊肝知识后,不难对戊肝作出初步诊断。如果在外吃了生鱼片等海鲜或者没有烧熟的肉类等食物,应警惕戊肝的侵袭。如果在食用上述食物2~10周内出现乏力伴厌食油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应高度怀疑患了急性戊型肝炎,明确诊断有待于实验室检查。一旦患了戊肝,必须住院治疗,隔离期自发病之日算起,应不少于3周。

由于目前尚无戊肝疫苗供应,预防措施尤为关键,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注意把住“病从口入”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肉类、贝壳类海产品应煮熟烧透,不吃半生不熟的羊肉串等烧烤食品,不在不卫生的摊点吃饭。

平时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

聚餐时提倡用公筷、公匙,最好实行分餐制。

工厂、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单位的集体食堂要加强卫生管理,加工凉、热菜的工具、容器要分开,并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