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能以时,身必无疾。 非其时不食。 要想活九十,饮食要适时。 少吃好,慢吃香,定时定量身体强。 中医学在饮食方面非常强调“食能以时”。所谓“食能以时”,不只是简单地指一日三餐吃饭时间要有规律,要定时定量,而是包括根据一年四季寒暑不同,和一天之内大自然的变化,人的生理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食物和进食的数量。如《饮食膳要》说的:“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凉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枣以热性治其寒。”这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根据气候变化选择食物的原则,在实际生活中,我国人民根据这个原则积累了许多“食其时”的经验。如夏季炎热,人的消化能力减退,食欲不振,便多吃清淡、爽口、易于消化和清凉解暑的绿豆汤、酸梅汤、西瓜等,来促使人与自然间的平衡;冬季寒冷,人们散失的热量较多,需要吃些含脂肪和蛋白质较高的肉类,人们便在冬季多吃羊肉、狗肉等温补食物和药物进补。一天之内,天气与人的生理情况也有变化,如早上,人经过一夜睡眠,消耗了大量水分,须要补充。而晚上多喝水会增加肾的负担,晚上起夜还会影响睡眠,故夜间不宜多饮水。民间有“早上喝汤,如吃鸡汤;晚上渴汤,如吃砒霜”的说法,虽然未免夸张了一点,却道出了早晚因“不同而应“时”不同而应“食”不同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