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烹调工艺加工制作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西医和中医均有食疗。西医食疗系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而中医食疗则是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持定烹调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比西医食疗内容更加丰富,范围也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止咳平喘等治疗作用在内。食疗历史悠久食疗,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放在药疗、针灸等疗法之首。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在治疗中的应用。《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 食疗的防病治病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逐渐重视,对药膳食疗的追求已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今天,药膳食疗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1973年~1984年每年平均有两本药膳食疗专著问世,1985年~1995年平均每年有十本专著问世,1998年我国召开了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是一次全面总结近50年药膳食疗领域新成果的盛会。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类疾病谱的改变,西药毒副作用的日益明显,以及对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疑难病如肥胖、心脑血管病、咳喘病等缺乏有效的治疗,人们把治病健身的希望转向传统医药,特别对中医药学中的食疗情有独钟。在人们的印象中,西药毒副作用大,中药毒副作用虽小,但毕竟还有,惟有中医食疗最为稳妥。清末名医张锡纯曾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它患,诚为至稳至善之方也。”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发病率约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尤以老年人冬季常见、多发。主要症状有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西医对本病发作期的治疗,以控制感染为主,辅以祛痰、镇咳、平喘药或应用抗胆碱药、激素等对症处理,虽有一定疗效,但治标不治本,年年治年年犯。且因祛痰镇咳平喘药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尤其激素副作用更大,药源性疾病时有发生。为解决老慢支问题,科研人员根据中医五行(金木水火土)生克制化等理论,选用药食两用天然中草药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甘草、陈皮、茯苓等研制出一种食疗料包,配合羊肉或猪肺共煮,吃肉喝汤。所用中草药即具古代治疗咳喘名方“三子养亲汤”、“二陈汤”之精妙,又符合国家卫生部有关药食两用中药之法规。中医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运化无力,湿邪内生;湿邪阻滞于肺,聚为痰饮,致使肺失宣降,咳嗽痰多,胸闷喘息而发。故又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方中用紫苏子降气消痰止咳,白芥子利气豁痰除饮,莱菔子下气化痰消胀,陈皮、甘草、端阳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调和药性。诸药相合,上可温肺化痰饮,中可行气消胀除满,如此痰湿得化,饮邪得除,胀满得消,咳喘可愈,故有温肺化饮,祛痰止咳之效。羊肉甘温,对寒痰型咳喘十分相宜,而本病寒痰型多见。用猪肺则符合中医以脏补脏理论。诸药合用,可补肺、健脾、益肾、和胃,即补充了营养、增强了免疫力,也调整了阴阳,标本兼治,使温肺化饮、祛痰止咳、平喘之功倍增。同时还改善了口感,便于老慢支病人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