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国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今天你亲了你的孩子了吗?”“今天你有没有忘记拥抱你的孩子?”
西方社会父母非常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父母出门、回家都要拥抱或亲吻自己的孩子,与孩子的对话中总能听到“请”、“谢谢”、“对不起”、“你真棒”、“我爱你”。
中国是一个历来重视亲情的国家,当阅读古代许多家书家训时,可以感到浓浓亲情不时朝人袭来。现在国人谈到国外子女为父母修草坪得收费、父子一起吃饭各付各的钱时,都认为这些做法不近情理,缺乏人情味。但今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到底又怎样呢?幼儿时期,父母怎么喜欢、怎么亲都不够,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肩负父母望子成龙的梦想时,就享受不到这些待遇了。尽管大多数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但这些“小皇帝”却非常缺乏来自父母足够的亲情和爱抚,取而代之的是“记住这”、“记住那”、“这不行”、“那不许”的唠叨、训斥。这样不可避免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心灵的疏远、亲情的淡漠,甚至出现孩子杀死亲生父母的人间悲剧。
如果教育是以牺牲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为代价,那么这样的代价也太沉重了,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
有些父母认为和孩子亲热,不给点脸色,会有失家长的威严,难以管教好孩子。也有些父母认为同孩子握手、抚摸、拥抱、亲吻太西方化了。其实,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是随时都能够亲近的。父母不应小视经常亲亲自己孩子这类举动,一次抚摸、握手、掌声或凝视,这些传递亲情的特殊语言留给孩子的是一份慰藉、一份温馨、一份力量、一份鼓舞。在这些爱的熏陶和滋润下,不仅能让孩子心满意足,而且还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亲亲孩子的一举一动要胜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棍棒打骂教育。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周弘老师一直在倡导富有人情味的教育----赏识教育。赏识教育通俗地讲,就是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心态和方法。孩子学话含混不清、走路不稳时,父母也总是又亲又爱;孩子说话迟了,家长不着急,不攀比,承认差异甚至欣赏差异,认为是“贵人语迟”。孩子学走路时,父母不动气、不指责,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能在一千零一次时站起来。可以说,孩子学话学走路时,家长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孩子便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说话走路。当幼儿还不知道什么是赏识时,他们得到了无尽的赏识和亲热,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赏识的重要,越来越需要赏识时,赏识却离孩子越来越远。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周弘在新近写成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中向天下人父母大声疾呼:“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孩子的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这个万物之灵而自豪”
从全国各地前来向周弘咨询教孩子问题的家庭,大都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甚至处于“敌对”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周弘为这些家庭精心组织了别开生面的亲子周末营、亲子夏令营等活动,有意营造增进父母子女亲情关系的氛围。为使父母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周弘让家长列举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亲子活动中,孩子的各项活动都在家长的热烈掌声中进行,许多从来没有享受过父母掌声的孩子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平时板着面孔的父母居然与孩子一起玩游戏、打球、引吭高歌。一位沉迷于游戏机而不能自拔的男孩子,在参加亲子活动之后,与父母的心贴近多了,也很快戒掉了打游戏机的毛病。一位女孩参加活动后,这样写道:“参加亲子活动营后,妈妈就成了我的朋友。她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教育我、引导我、我觉得自己幸福了,希望这样的妈妈永远属于我。”
但愿“今天你亲了你的孩子吗”这句话能经常回荡在父母们的耳边,当你提醒孩子别忘了做作文、别忘了弹钢琴、别忘了学这学那时,也别忘了经常亲亲你的孩子。
上一篇 详解人工喂养BB的操作程序
下一篇 丈夫:请关心妻子孕产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