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物是宝宝用于使自己感到更安全、更愉悦的东西,宝宝依恋安慰物是常有的,基本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一些爸妈对这种偏执现象迷惑不解,甚至担心宝宝是不是有毛病了。其实这不是病态,是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反映。
宝宝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容易发生轻度紊乱、失衡(是阶段性的),从而导致宝宝心理紧张,感觉不安全,于是将精神的依靠寄托于安慰物或其他自慰的行为(如咬指甲、吮手指)。安慰物有助于宝宝适应与妈妈分离的过程,克服焦虑,使他感到平静和松弛,有安全感;若安慰物没有了,就会紧张、烦躁,产生不安全的感觉。
宝宝恋物是普遍的,例如有些宝宝特别钟情于玩具小熊,像对朋友一样和小熊说悄悄话,把小熊视为家庭成员。这在大人看来实在莫名其妙,然而对于宝宝来说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是宝宝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宝宝有一种不同于大人的心理特点,就是“拟人化”,具有泛灵的倾向,在他们的眼里,世间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情感的,所以宝宝特别富于想像,他们会说:“别掐花,花儿会疼的”。爸妈对此不但不需要纠正,还应该顺应宝宝,促使宝宝的想像力充分发展。
宝宝依恋安慰物倾向有不同的程度,轻度的倾向是不过于固执的、比较容易转移、不是特别依赖安慰物、不是长时间依恋同一安慰物。而重度的倾向则是非常依赖、过于执著,没有安慰物神经就特别紧张,无法正常生活。
当然,不是所有宝宝皆如此,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神经系统属强型,有的属弱型。一般来说,依恋情况比较严重的,多发生于神经系统比较弱的宝宝。
有这种情况宝宝的爸妈,不要着急,因为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而且是阶段性的,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随着宝宝的长大,神经系统会逐渐加强起来,依恋安慰物的行为会逐渐消失。一位资深人士说:我亲戚的宝宝在小的时候也有自己的安慰物,他们都是女孩,玲玲的安慰物是绒毛熊,洋洋的是一块毛巾,安慰物陪伴了她们长大。后来洋洋的毛巾变得破烂不堪,鲜艳的颜色也没有了,玲玲的绒毛熊的绒毛已经掉光了,但她们依然视它们为宝贝,不肯换新的,一直到上小学,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发现她们的身边没有安慰物的陪伴了,才醒悟:“她长大了!”看来她们的爸妈当初没有强迫宝宝离开安慰物,没有粗暴地将他们破烂不堪的安慰物扔掉,没有认为宝宝这样做是有问题了的处理方式,是很明智的。现在玲玲已经小学毕业,学习优秀、人际交往能力强;洋洋已上大学二年级,是学校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她们完全没有产生社会的不适应感。
专家意见来指导针对以上情况,我这里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不要强行撤销宝宝的安慰物。这样会加剧宝宝的神经紧张,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但要保证安慰物的清洁与安全。
不要为此给宝宝讲大道理。因为这是下意识的行为,是宝宝自己也难以控制的,与是不是明白道理基本无关,而喋喋说教反而会强化宝宝对安慰物的依恋。
若宝宝过分依恋安慰物,可以巧妙地帮助宝宝逐渐减少依恋,例如想办法转移宝宝的依恋对象,用兴趣转移法让宝宝“移情别恋”,如此一再转移依恋对象,有利于缓解依恋的执著。
有些安慰物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应尽快替换。如奶瓶、手指、家人、吃手的小猴等。
最后提醒爸妈,要透过这种表面现象把握宝宝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是只消极地顺应宝宝的需求,更要积极锻炼宝宝,促使宝宝由弱变强起来。为此,要实行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改变过度保护和过分的亲子依恋,减少宝宝的依赖性,增强宝宝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宝宝的独立性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改善宝宝的恋物情结,更是有利于宝宝个性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 哺乳期用药禁忌多多
下一篇 夜间给宝宝喂奶有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