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一封寄自美国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年前由我园转到美国的一位孩子的家长写来的。她的孩子在我园时,是属于那种天不怕,地不怕,令老师头疼的“捣蛋鬼”。这位家长在信中说:“为了欢迎几个刚入园的中国孩子,每个幼儿园的老师特意组织了一个联欢活动。可当外国孩子一片欢声笑语,乃至狂呼大喊时,我的孩子和另外几个中国孩子却不会欢呼,只是安静地坐着,全然没有外国孩子们的狂喜、欢畅的神情。”于是她和几位中国家长便困惑地感叹说:“难道中国的孩子居然不会欢呼?”
一般来说,中国的成人(包括家长和老师)偏爱安静、守规矩的孩子,而且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成人的特权来要求孩子服从成人的这一偏爱。其实,家长和老师们小时候也是很吵闹的,但经过长辈和老师们几十年的教育、调理,逐渐变得安静了。每一代中国人都经过这样的自抑训练,从而构成了中国人这种内省、含蓄、循规蹈矩的国民性格。
从生理角度讲,孩子们无论是在跑动、喊叫,还是欢呼、跳跃时,他们的大脑都是处于兴奋状态。而兴奋不仅是兴趣的起点,也是唤起学习动力的源泉,更是反映大脑灵敏度的标志。这就意味着,压抑孩子的兴奋状态不仅造成他们不会欢呼,不会表现激情,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压抑使孩子丧失了激情,没有兴奋域,从而减少了兴趣的激发点,失去了感受生活的勇气及创造新的生活的心理动力。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常规培养,大都是在全面地、彻底地把孩子的兴奋域尽可能地降低,使他们尽可能地少说、少笑、少动。其中对“动”的控制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而且还包括情绪情感上的少冲动。总之,要将个人丰富的心理需求尽量控制到最低点。
这位家长在信的结尾处写道: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象是学习刻苦用功,能获得很优秀的成绩,但是创造能力低,动手能力差。深究而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上一代在教育下一代时,规定得太多太多,过多地压抑了孩子的兴奋度。在我们眼里很淘气的孩子,在联欢时竞不会表现自己的兴奋,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省呢?
愿每一位孩子都快乐地欢呼!
上一篇 宝宝断奶后宝宝吃什么
下一篇 准妈妈春季保健需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