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冬季补胃 择时机讲方法

admin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进补是最佳时机,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否则会引发很多胃部不适。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

1.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2.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应按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火”。

4.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进补食物推荐

冬季进补到底吃啥好?专家向普通的进补者推荐以下食品:

百合:有补肺、润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劳功效。

莲子:能祛余暑,滋补强身。

山药:适用范围广,不论男女老幼、体健体弱,都可食用。

白扁豆:煮粥或煎汤服,可健脾胃、增食欲。

藕:熟藕能健脾开胃。

牛羊肉:冬天食用牛羊肉可温补气血。

栗子:有健脾养胃、补肾强骨的作用。

红枣:红枣能滋阴润燥、益肺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