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涨价的国内因素,与猪肉价格上涨非常类似。
作为日常必需品,食用油价格波动触动着社会单元的每根神经。
进入10月,我国食用油供求趋紧,继2006年11月及今年6月两轮快速上涨后,新一轮食用油快速涨价“风雨欲来”:统计显示,山东生产商压榨一级花生油的报价已从4月时每吨1.4万元提至1.8万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事实上,在上述两轮快速上涨之间(即今年的八九两月),食用油价格曾出现过短暂的稳涨态势,政府亦在9月下旬出台相关文件,通过补贴和建立健全储备机制,以期稳定食用油价格。但受国内油料作物大面积减少,以及国际上越来越将油料作物看作生物原料而非传统农产品的影响,国内食用油供求告急。
作为日常必需品,食用油价格波动触动着社会单元的每根神经,当现实比油料专家预测的更为严峻时,单向调控已很难破解食用油波动难题,当务之急是放眼长远,综合调控,并狠抓供给,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涨价隐忧早已种下关心食用油价格的家住武汉市花桥小区的陈女士告诉《望》新闻周刊,去年初一桶5公斤装的金龙鱼色拉油才35元,现在已超过50元,“5月时一家超市推出食用油特价,结果超市都挤爆了,一对老夫妻一次就买了七八桶……”
陈女士的感受只是众多消费者的一个缩影。据上海一当地媒体报道,10月26日上海某超市开业仅5分钟,排队购买低价豆油的消费者便因拥挤而发生15人受伤的踩踏事件。
而上述抢购情景的背后,是油料作物急剧萎缩的现实。
时间回放到去年冬天。当时本刊记者曾到遍地油菜花的湖北省公安县孟家溪村采访,农民杨中文掐着手指算了笔油菜“收支账”,以每斤油菜籽1.1元计算,忙活半年一亩地也挣不到50元。而那一年的油菜籽收购价仅为0.9元,所以杨中文当时很庆幸自己只在6亩地中种了3亩油菜,“幸亏没像以前那么投入,否则成本都挣不回来。如果到11月份还是这样的价格,我情愿把田荒着。”
孟家溪镇农技站站长胡海燕说,过去黄堤村到处都是油菜,2005年1992亩耕地就种了1200多亩油菜,一年之后油菜种植面积已经减少到700亩。
从黄堤村可窥见2006年油料市场跌入谷底时的惨状。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经常用“雪崩”来形容当时的食用油产业链。他说,2006年我们这些研究油料的人特别悲观,油菜第一大省湖北的油菜种植面积降幅达到20%,种植面积从1800万亩下降到1500万亩,四川、安徽、江苏等沿江油菜种植省份的情况更为严峻。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一些农业基层官员和油料专家看到了危机,他们曾通过自己的渠道向上级反映油农的情况以及潜藏的忧虑,然而还没来得及得到上层的重视,食用油市场的大逆转即变成现实。
自给率不足四成王汉中介绍说,随着我国食用油消费量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2001~2002年度国内植物油消费量仅为1454万吨,而2006~2007年度消费量已经达到了2235万吨,年均增长8.95%。
与之相应的是,近两年由于油料生产效益下降,我国油菜和大豆生产连续下滑,面积和总产都有所下降。统计数字显示,油菜和大豆总产量从2004年和2005年的1318万吨和1740万吨分别下降到2006年、2007年的1270万吨和1620万吨,不少专家及基层官员均表示实际总产量可能还要少。
由此进口难以避免,2006~2007年我国进口了749.5万吨植物油,并进口了306万吨大豆,按20%出油率计算,即相当于另进口豆油612.2万吨。由此推算,进口油料已占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的61%。由于国产大豆和花生的相当数量被直接食用,目前国产植物油总量仅有885万吨左右,自给率仅为39%。
王汉中指出,像食用油这类大宗农产品的自给率不足40%,这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极为危险,“也许现在还感受不到危险,但从现代营养学来说食用油就像粮食一样,如果粮食自给率只有40%,是不可想象的。”
记者了解到,2006年国际菜油价格上涨约40%,国内菜油价格也大幅上涨达44.2%,并带动了其他植物油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今年以来国际国内植物油新的一轮涨价风潮又起,近期国内每吨菜油价格已高达9500元,而7月份的价格还在每吨8700元左右,甚至品质最差的棕榈油,其港口价格已超过每吨7500元,几近2005年的2倍。
生物能源联动食用油价自给疲软带来的风险不仅是定价权的丧失,更是对食用油安全以及食物安全的重大威胁。王汉中说,“近年来,国际市场随着生物柴油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柴油为主的工业用植物油消费快速增长,使得植物油库存下降明显,国际上可供我国进口的油料产品日趋紧缺。”
从2002~2003年度至2006~2007年度,全世界以生物柴油为主的工业用植物油消费从1197万吨增长到2255万吨,年均增长22.1%,而同期食用油消费仅年均增长4.5%。2006~2007年度全世界以生物柴油为主的工业用植物油消费量,占到了同期世界植物油总产量的12.7%。工业用植物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国际植物油库存明显下降,由2005~2006年度的958万吨下降到2006~2007年度的832万吨,降幅为15.1%。
2007~2008年度的预测更紧张。据美国农业部9月份报告预测,2007~2008市场年度全球油料产量3.909亿吨,比上年度减少3.6%。其中大豆、棉籽、葵花籽和花生分别减少6.3%、1.5%、9.7%和0.8%;只有油菜籽增产6.7%。预计2007~2008年度全球油料期末库存5778万吨,比上年度减少19.4%。
王汉中说,“这样一来,一方面导致国际油料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同时还意味着国际上可供我国进口的油料产品将日趋紧缺。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国际市场上,生物柴油使油料作物已经脱离了过去农作物的周期性供求规律,价格呈现出与原油市场几乎一致的长期上涨通道。”比如,今年6月到8月是油菜籽的收获期,然而市场价格却反常地出现淡季不淡的特点,相对应的是6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加速上涨。
记者了解到,目前德国、美国等国家均有详细的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在“生物柴油”发展最为迅速的德国,该国要求从2007年开始混合4.4%的生物柴油和2%的乙醇,并在2010年将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增加到5.8%;意大利颁布法令规定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各为1%;美国替代燃料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也是生物柴油,主要的产品形式是混合油,比例为生物柴油20%,普通柴油80%。
与此同时,已有多个国外生物柴油生产商准备在国内设厂收购油菜籽。比如奥地利碧路公司已经在江苏南通即将投产80万吨的生物柴油加工厂,按照这个产能,它们需要收购菜籽210万吨左右。这个数量,即使油菜第一大省湖北全省的菜籽产量也无法满足其需求。
王汉中担忧地说,这些外国生物柴油生产商只是把中国当成了原料基地,成品生物柴油直接运回本国,还有资料称德国拜尔公司计划今年从中国进口菜油20万吨,出口使得本已紧张的国内油料供给更加雪上加霜。
“对于完全开放的食用油市场,失去定价权还只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一旦供给链条因为国际上生物柴油的发展而发生断裂,其后果不堪设想。”在王汉中看来,在食用油自给率不足40%、国际市场油料供给日趋紧缺、油料价格不断攀升、国内油料作物生产徘徊不前的复杂局面下,建立食用油储备制度不仅完全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调控要对准着力点“长江流域是世界油菜黄金带。”采访中,湖北省农业厅油菜办前主任伍昌胜希望国家及有关部门像支持粮食产业一样扶持油料产业。从国际分工角度,他指出,这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与世界有关油料主产国相比,我国油菜单产明显高于菜籽主要出口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并有利用长江流域冬闲田进行油菜生产的独特资源优势。如果政府能像抓粮食生产一样重视油菜产业,尤其是在油菜上实行良种补贴,油菜产业有潜力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
“国家应该像重视石油和粮食储备一样重视食用油的战略储备,以维护国家的食用油供给安全。”王汉中指出,主管部门一定要有这样的决心,“对于像食用油这类关系到每一个国民的生计、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大宗农产品,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达到特定的自给率水平,以维护食用油的供给安全。”
令专家们欣慰的是,9月22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扶持油料作物的11条举措,基本参考了专家们一边调控一边打基础的思路。王汉中评价说,“这就如同发展油料作物、调控食用油市场的主心骨,着眼长远。”
国家的这11条举措实际将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延伸到油料作物,油料良种补贴、种植补贴和保护价收购等政策,加大油料作物基地县建设力度,推广和普及高产油品种以及其他一些先进适用技术,推进油料种植的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增强我国油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种油积极性,以稳定和扩大油料生产。
受访专家指出,根据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冬闲田的面积潜力和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提高的潜力,只要政策、科技进步和投入均能到位,国产植物油总量达到1700万吨以上(假设大豆和花生的直接食用量维持现有水平)、食用油自给率达到70%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与此同时,王汉中建议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我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花生和其他一些特色油料作物。我国油菜生产主要利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的冬闲田,不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地,总产和面积均列世界第一,单产高于菜籽主要出口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目前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尚有近2亿亩冬闲田可用于发展油菜生产,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花生单产高,比国际平均水平高100%左右,且单位面积产值高于同季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因此,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大力发展油菜、花生及其他特色油料产业,充分开发利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的冬闲田资源,努力实现我国食用油自给率达到70%的目标。王汉中说,“造成现在的局面因素诸多纠葛,朝夕之间的简单强力调控不可能取得效果,需要耐心,需要信心。”
上一篇 健康饮食从娃娃抓起
下一篇 依肤质状况选择日常保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