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位厨师叫王近仁。他来到中南海以后,头一回给毛泽东做饭时,自然有些紧张。更令他紧张的是遇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食谱上开列的主食是“八宝饭”。可王近仁走进厨房一看,什锦果脯、红枣、花生米、莲子、糯米、白糖等“八宝饭”的原料,竟然一“宝”也没有!
王近仁又紧张,又为难,急忙跑出厨房,向卫士长李银桥汇报。跟随毛泽东多年的李银桥一听就笑了,对他说:“王师傅,主席要吃的八宝饭,可不是你在饭店里做的那种。你只要把大米、小米、玉米(米查)、绿豆、红豆、黄豆、蚕豆、四季豆,放在一起煮熟就行了。主席在长征路上,经常吃这种饭,已经吃出了感情。”
于是,王近仁洗米刷锅,做起他厨艺生涯中粮豆品种最多的一顿“八宝饭”。饭熟之后,锅盖一揭,米香豆香弥漫。这顿饭,主席吃了不少,王近仁这才放心。在以后的日子里,王近仁也越来越多地知道了毛泽东的饮食特点:杂食,吃什么都行。
毛泽东长了一副好胃肠,消化吸收能力极强。对于吃,他没有刻意的讲究,五谷杂粮、冷饭热菜都能吃,他甚至还适应饥一顿、饱一顿的无规律饮食。
一来二去,王近仁还发现,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毛泽东吃饭时,不是看书、看报,就是看文件。他左手拿着要看的东西,右手拿着筷子,边看边吃。由于他精力高度集中,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离他近的东西吃得多,离他远的东西吃得少,甚至没吃。毛泽东吃一顿饭的时间,往往很长。
食后一得毛泽东喜欢吃的“八宝饭”,给人以启示:五谷杂粮最养人。
相传,农历腊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这一天,每个庙宇都举行庄严隆重的宗教仪式。当时,僧侣的素斋就是糯米和各种果品煮成的“腊八粥”,也叫“佛粥”。后来,不仅寺院吃“腊八粥”以资纪念,就连宫廷、官府和民间,也争相做“腊八粥”吃,形成了风俗。
“八宝饭”与“腊八粥”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其他饭相比,八宝饭集粮豆之大成,富有营养价值。粗粮、细粮、豆类,一锅同煮,能充分发挥食物的互补作用,比吃一种粮食或豆类营养丰富。
上一篇 早餐中加进蜂蜜更健康
下一篇 印度抛饼和华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