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中国大豆步入寒冬:明年一月“无油”可吃?

admin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过去7年从没有遇到过豆油抢购的情况,而从今年9月份到现在,豆油的销售却异常的好,现在一天接近1000桶,与去年相比大豆油的价格整整上涨了80%左右,尤其是近期豆油价格还在不断攀升。


据九三集团大连大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玉民介绍,他现在每天都在为收购大豆而发愁,没有大豆他的工厂就无法正常运转,每天的最头疼的就是研究原料购进的问题,到目前为止,能够采购到手的大体上的货是在五万吨左右,工厂大概可以在5天后恢复生产。

原油涨价的脚步最近放慢了一点,但我们每天都吃的食用油又迈开了涨价的步伐。就拿大家吃的最多的大豆油来说,12月上旬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10.27元,比11月上旬涨了0.64元,一个月时间就涨了15%,看到豆油几乎隔几天就是一个价,很多人现在也坐不住了,我们今天就先到超市里去看看。

12月8日记者在哈尔滨市的一家大型超市大润发看到,在食用油柜台的人流显得格外的拥挤,据哈尔滨大润发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过去7年从没有遇到过豆油抢购的情况,而从今年9月份到现在,豆油的销售却异常的好。一天接近1000桶。

那么,哈尔滨的消费者为什么突然对豆油如此的感兴趣?一位顾客告诉记者,与去年相比大豆油的价格整整上涨了80%左右,尤其是近期豆油价格还在不断攀升。

大豆油成了超市里的抢手货,虽然单从价格上看,现在大豆油比花生油还是便宜的多,但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三大食用油中,要论起涨价的速度,还是大豆油数第一。看到大豆油又涨价,又紧俏,照理说,生产厂家心里应该乐开了花。可是,我们记者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却截然不同。

记者见到九三油脂的总经理田仁礼的时候,他正在密切的关注着大豆期货的走势,他告诉记者,大豆价格是企业的命脉所在,今年油价的飞涨与大豆价格的天价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作为原料的大豆涨价,大豆油的价格必然水涨船高,面对今年如此高的大豆价格,田仁礼坦言即使豆油涨价,企业依然很难获利,去年大豆的价格在1元10左右,现在大豆价格的涨幅在一倍以上,而现在大豆油的涨幅只是在60%左右,所以,虽然大豆油的价格在涨价,可是企业却是在赔钱,这使得田仁礼近期一直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记者在九三油脂的生产车间了解到,这里从9月份开始一直是保持24小时连续生产,而即使是这样,仍然无法满足市场巨大的需求,他们还不得不寻求其他的办法。记者了解到,北方收购的大豆已经不足以供应整个生产,所以九三油脂现在用的这些大豆,实际上也是从黑龙江省调到大连期货市场的大豆,这些期货大豆,直接加工成毛油后,再从大连反拽回哈尔滨来进行包装油的加工。

那么,这种从大连购买大豆,反哺黑龙江市场的办法又能够维持多久?记者12月10日在九三油脂大连分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面见到,这里的生产由于原料不足已经停产检修三天了,总经理王玉民正在忙着抢购大豆,他现在每天都在为收购大豆而发愁,没有大豆他的工厂就无法正常运转,到目前为止能够采购到手的,大体上的货是在五万吨左右,现在正在陆续的往厂内运。王玉民预计,工厂大概可以在5天后恢复生产,大概可以连续生产10天,这种特殊的生产情况到底又能够维持多久?王玉民预计,到1月底的时候,这个周边的地产大豆,包括黑龙江的大豆的收购就基本上就收购完了,恐怕只能依靠进口大豆了。

豆油价格飞涨,背后是大豆价格在不断上涨,就当城市居民在超市里排队抢购豆油的时候,生产企业也忙着在市场上抢购大豆,为了平抑国内大豆和豆油市场价格,11月份以来我国已经采购了300多万吨进口大豆和40万吨进口豆油,那为什么今年国内大豆供应会这么紧张?

田仁礼告诉记者,由于在国际大豆的期货市场中缺少话语权,国内的大豆价格始终要伴随着国际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在今年国际豆价屡创新高的同时,国内的大豆产量大幅的锐减。由于近两年的大豆收购价格起伏不定,使得豆农对于种植大豆散失了信心,使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2006年黑龙江的大豆种植面积比2005年减少25%,2007年又比2006年减少610万亩,减少了12%。

在种植面积锐减的同时,记者又在黑龙江省粮食局了解到,由于大豆总量的锐减,而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又在进行调整,这使得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争夺越演越烈。

价格飙升、产量锐减,直接造成了今年大豆供应的不稳定,那么,作为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大豆今年的储备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1月末左右,黑龙江大豆就基本消耗完毕了,这个跟往年不一样,往年到六七月份,黑龙江省的大豆总量也得是在200万吨左右,今年就没有了。”

作为大豆油的原料,大豆消耗完毕之后,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将意味着什么?

记者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调查,发现目前这里的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也是节节下降,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只黑龙江一个地方,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大豆进口量将从06/07年度的3000万吨增加到07/08年度的3400万吨,远远超过国内的大豆产量,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可为什么现在却成了进口大豆的天下?事情还要从一场大豆危机说起。

记者在大连见到大连华农豆业总裁李广富的时候,他正在筹划着将自己的榨油企业卖掉。2004年前,李广富曾经的梦想就是成为大豆加工行业的龙头,然而2004年的他所依赖的国际大豆价格发生激烈的波动,期货价格从2800拉到4200,最高的4500,当时,与中国很多企业一样,李广富是在4100元/吨左右的价格上签下订单,而随后价格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国际大豆价格降到了3100元/吨,李广富和许多国内大型大豆加工企业一样,迎来了企业的灭顶之灾。

而在经历了2004年的产业洗牌之后,国内依靠进口大豆的加工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能够继续坚持走到今天的国内独资企业已经微乎其微了。在国内企业遇到危机的同时,外资也在乘机大举进入,完成了榨油企业的市场整合。

李广富:“外资和具有外资背景的企业,已经占到了80%以上,严格的讲,我们大豆加工企业实际上已经被外资所控制了。”

作为2004年那场危机另一位亲历者,田仁礼对于外资企业占领市场有着自己更加深入的认识。田仁礼认为,国际粮商在中国开办加工企业,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通过加工企业赚钱,而是为他的母公司消化掉他的大豆。

国际粮商通过建立、兼并大豆加工企业,逐渐左右了国内大豆市场,国产大豆不仅一点点失去了生存空间,价格决定权也一步步被压缩,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大豆价格一旦出现波动,它影响到的不止是农户和加工企业,更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列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那在这个非常时期,有没有什么办法规避大豆市场的价格风险?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农户的储备是一方面的,产区的储备是一方面的,然后国家对油的大的战略储备也必须保证的。”

刘登高认为,只有增强市场的价格调控能力,加大储备,才能免除豆农的后顾之忧,放心的种植大豆。

刘登高:“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已经变成了两种不同的商品,我们中国抓住非转基因大豆的商品的特色,满足这个市场的要求,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这种要求,这个市场是很有前景的。”

作为中国大豆协会的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对于中国大豆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而对于近期不断上涨的油价,他表示没必要过于惊慌。

刘登高:“油价的上涨给居民的生活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油价的上涨,油的这个需求它是刚性的,目前价格这么大幅度地上涨,市民的需求不可能这么大地上涨,所以它必然有个回落期。”

半小时观察:中国大豆为何总有危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这首七步诗证明了,至少在两千年前,地球上好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大豆的时候,大豆就成了中国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但是现在,我们吃点豆腐和豆油却还得看外国人的脸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种粮不再是种了收,收了种,这么简单,农业已经被充分产业化,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复杂的产业链。在国际资本的博弈中,如果我们不想法设法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不占据这个链条中的关键环节,不掌握现代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优势就会短时间内然无存,变成过眼云烟。

市场的大门已经开启,不可能再关上,我们的农业也不可能再满足于风调雨顺,自给自足,我们唯一的选择是把亿万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打造成一艘劈波斩浪的现代化航母。其实,在全球化游戏里,我们也并非逆来顺受的弱者,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十几亿人口组成的巨大市场就是一张谁都不敢轻视的王牌。中国有几亿农民,中国人绝对不能失去种粮食的机会。现在的关键是,谁来负起责任,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