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盲人更擅长心理按摩

admin

我们知道,盲人擅长“肢体按摩”。我们却不知道盲人更擅长“心灵按摩”。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郭念锋告诉记者,盲人从事心理咨询的优势很大。

生理、心理双重“代偿作用”,能够使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的盲人产生比正常人更为强大的优势。

郭念锋说,盲人看不见了,但是,人体会产生一种自我调节机能,其他的器官功能就会增强,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这就是“代偿功能”。比如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发达,都比我们正常人强。他们走路可以用听觉来判断物体距离,甚至能觉察谈话人的心境;失去双臂的人能凭嘴巴或脚趾执笔写字等。

生理代偿的背后,必须有相适应的心理背景,也就是“代偿心理”,当人在遇到挫折、损失或面临困境的时候,人们会把对某一对象的需要转向其他的对象,力求摆脱厄运的心情特别强烈、急切。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就是这个意思,它反映的是人的一种自我价值观,它往往是社会中的弱者或正处于竞争劣势地位的人的心理。

盲人心“灵”――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虚。盲人,正是用耳朵捕捉真相的高手。

有人会问,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来源,盲人做不到这一点,如何做心理咨询?

郭念锋说,超过70%以上的信息都来源于视觉,也是欺骗性最强的信息来源。因为在社会中,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养成了自我保护、自我掩饰甚至自我欺骗的本能,衣着打扮、外形举止、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通过视觉表现的特征,都可以经过训练加以伪装。而且,由于对视觉功能的依赖性,造成人类忽略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觉,他们会不自觉地通过这些方面,透露出内心深处真正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比如你生气了,你可以脸上没有表情,或者把声音压低,但是,你掩盖不了喉头肌肉的颤抖。这种细微的变化,通过‘代偿功能’,盲人的耳朵就可以感受到。”

盲人虽不能“观色”,却是“察言”的高手,对语气、语速、词汇运用等分辨能力很强,会从声音的抑扬顿挫中听出你的情感和情绪。这正是心理咨询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盲人心“静”――从古到今,很多智者都是盲人,杜绝了信息污染,盲人反而拥有了更专心发展的空间。

一般人的印象中,盲人是弱势群体,是要正常人来照顾的,他们没办法理解很多知识和常识,怎么会有更高深的智慧来服务正常人呢?

科学研究表明,信息污染和信息干扰使大量的信息未经系统化、条理化的处理,便盲目地灌输到人的大脑中,会给神经系统带来很大危害,使信息利用者出现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思维及判断能力下降等心理疾病,严重者会出现生理性病变。

视觉,就是信息干扰最大的来源。郭念锋说:“相比之下,盲人由于干扰信息少,反而‘心静’,他们在记忆力和逻辑推理方面比健视者有更多的优势,只要学过的东西,都可以很快记住,你对他说的话,他也能一字不差地背出来,而且能够进行很好的逻辑推理。”

盲人心“善”――一个心理健康的盲人完全有能力帮助别人。

人们还有种看法,残疾人自卑、自闭、孤独、爱发脾气……他们自己的心理问题还没解决,怎么能给别人做心理咨询。

郭念锋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盲人是自卑,但是,这不是他们天生的,甚至很多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只要我们平等地对待,除了疾病没有社会压力,就不会有这些问题。而且,健康人心理就一定健康吗?“很多盲人给别人的感觉是心地善良,尽管有‘代偿功能’,但盲人要学习,必须比一般人更努力,更积极,更有毅力,更坚强,更珍惜工作的机会,同时也更珍视生命的意义,对别人的痛苦体察更强,他们的心理,可能比我们还健康。盲人学习心理咨询师相关课程,我们的初衷就是让他们的心理更加健康,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