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月光族,名牌粉丝还是购物太太?如果生活比较空虚,那么购物可能会成为你的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必要的消费行为;如果压力很大,购物也许是你是宣泄压力的选择,买了喜欢的东西容易体会到幸福感;当然也可能是商场打折,热烈的购物场面刺激着你的购物欲。临近岁末,各大商场充斥着满就送、满就减的促销广告,我们怎么控制自己的购物欲?
时值年末,丹璐广场刚刚开幕,银泰商场又蓄势待发,开太推出买500元送420元购物券,时代广场4.8折起……借着圣诞节和年终的商机,各大商场充斥着满就送、满就减的促销广告。
三个“爱购”的女人“月光女神”
莉莉刚毕业进入了一家待遇不错的单位,月收入有三千余元,由于工作单位离家较远,只能周末回家。她一回到家里就不停地去逛街购物,平均每个周末都要花掉一两千元,刚买了一套护肤品因为“感觉不是很好”,就在另一个知名品牌活动时再买一套。莉莉说自己也忍不住,虽然“透支”部分都有父母“偿还”,但是做个“月光女神”有时候还是比较不安,“我也不想啊”,发出无奈感叹的莉莉刚刚又在商场买了一身衣服。
“名牌粉丝”
周立今年又升职了,随之而来的是愈加丰厚的薪水。在和同事朋友庆祝一番后,她在城中的一家高级时装店连刷了三万块,提着几袋名牌回家,一种无比的满足感让周立十分开心。她坦言自己钟爱购物,甚至成了她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她至今记得用第一笔薪水购买了一个名牌钱包的感觉。不过如今事业有成的她已经有了一抽屉各式各样的钱包。家里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挂衣间储备她那些琳琅满目的“名牌”,每年两次专门飞去香港“扫货”也是雷打不动。
“购物太太”
阿美是人人羡慕的专职太太,孩子读的是寄宿学校,丈夫事业有成,阿美因为不用工作,几乎每天都要去逛街购物,市区大小知名商铺的贵宾卡她几乎拿遍了,每个月她家收到的新货指南就有一摞。甚至她的朋友去某服装店,报出阿美的名字也拿到了折扣。大包小包地买东西,再大包小包地送人,每天这样折腾,阿美倒是不累,却禁不住婆婆“心痛”地唠叨。
购物欲膨胀有心理因素
莉莉、周立、阿美三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却有共同购物热情,生活中她们也遇到过被人戏称为“购物狂”的经历,但是心理医生分析,她们三人都不能算“狂”,莉莉的购物习惯其实和她原先优越的家庭环境有关,刚刚工作的时候还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经济。而阿美和周立同样热爱购物,但是她们的心理尚属“健康”范围,透支也能及时还款,没有信用不佳的记录。她们三人的表现更多地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名牌的,打折的都爱,但是不一定买到的就是适合自己的,事后后悔的情况常常发生。
心理医生认为,促使购物欲膨胀的心理因素有:
压力过大:现代职场的工作节奏加快,许多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考核、竞聘、淘汰、升职……工作上的每一步变化都很容易给人们心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女性本身就更容易倾诉和释放压力,购物也成为她们释放压力的途径之一。很多人在情绪不好时购物,可以及时宣泄压力;情绪好时也购物,因为买了喜欢的东西体会到幸福感,这也是对心理状态的一种调整或者说给心理储备积极的能量。适当地通过购物来释放和转移压力,对情绪调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生活空虚:留守太太或者退休的时尚妈妈也是购物一族里面的活跃者。因为丈夫子女工作繁忙,她们虽然衣食无忧却缺少交流,独立的社交活动也不多,这类人群由于活动范围变窄,少被关注,购物往往成为她们社会行为的一种实践。这种行为实践的意义就在于过程,购物过程结束了,通常就失去价值,成堆的商品被购买却很少是真正适用的。购物已经成为她们生活的一种行为模式而不是必要的消费行为。
虚荣心理和从众心理:时尚、流行等活跃的元素决定了许多商品的更新速度是越来越快,消费者受到各种各样的关于“奢侈消费”“名牌消费”观念的潜移默化,加之人所共有的从众心理,更加容易在购物中“乱了阵脚”。商场打折人潮涌动,很少有人能够“冷眼旁观”,抱着“看看”“不看可惜的”心态的人占了多数,商场里热烈的购物场面也起着刺激着其他消费者的购物欲。这时候的从众更多的可能是盲从。
心理医生教你控制购物欲
如何控制你的购物欲望,更加合理的消费。心理医生认为改变购物模式,从行为上逐渐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是比较有效的。
“订单购物”:冲动购物或者购物上瘾的人很多都有事后后悔的经验,所以购物之前养成“订单计划”的习惯,可以在没有打折或者闲暇的换季时候列出自己需要的物品,有计划的消费是一件需要养成的习惯,坚持记录大件商品或者大笔消费的支出金额。
“限时购物”:把购物时间排到日程安排上,限定一个大致的时间,可以避免挑选时间长、范围广造成的购物过剩。
不做“卡奴”:很多热爱购物的人都有使用信用卡的习惯,沉溺于可透支的刷卡当中不利于养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建议使用现金支付或者使用贷记卡消费,这样比较能够清楚自己的消费额度,利于自己对购买行为进行控制。
心理医生认为,虽然不少购物者感到“购物确实能带来快乐”,但无论是释放压力、消磨时间还是排遣寂寞,消费购物都不是根本办法,建立可信赖的人际关系,进行适量的运动,拓展视野,将不必要的消费转为公益性的投入,例如参与慈善捐助、公益活动等,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将更加积极和长久。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的人不仅高消费,消费时还会情绪过分高涨,不合理消费次数不断增加,这可能是现实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通过购物来逃避问题。这样的“购物狂”如果同时还有话语格外多、特别开朗,很可能有抑郁或者躁狂的倾向,需要心理方面专业检查,进一步分析购物成狂的心理成因和解决办法。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抽屉 促销
上一篇 做这些锻炼脑筋最灵活
下一篇 爱打小报告 朋友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