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会遭遇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恶性疾病、婚恋破裂、事业挫折等。这些应激事件都会导致当事人产生痛苦绝望的情绪,从而无法自拔想一死了之。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而有过自杀念头的人则在250万―350万之间。
小云,25岁,因相恋多年的男友变心突然提出分手,一时之间无法接受,痛不欲生。无论何时何地,她眼前总是浮现出以前和男友卿卿我我的景象,更不能接受自己被抛弃的事实。她甚至觉得任何欢乐都已经不再属于她,并由此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
李文,45岁,辛苦撑起的公司由于种种原因破产了,眼看着原先蒸蒸日上的事业土崩瓦解,想到上有老、下有小,以及尾随而来的债务,他觉得生活没了任何希望。于是,他走上高楼顶层,希望一跳了之,就此解脱,也省得连累家人。
以上这些情况在心理专家眼中既常见又普通。而他们的痛苦都是建立在对事件的想法和心理基础上的。
在生活中,不少人确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内心痛苦已达到一个临界点。他们认为自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自己的痛苦是天下最深切的痛苦。于是,他们不仅要承担事件本身带来的痛苦,还要承担把这些痛苦看成是生活全部导致的绝望。这样,人的痛苦就会扩大化、绝对化。而人在痛苦绝望时,会伴有灾难化认知,觉得自己已经完了,跨不过这道坎了。这些心理会使其一蹶不振,丧失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甚至导致自残、自杀等。
其实,这种灾难化认知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并不是全部事实。当我们不得已要面对生活中的痛苦绝望时,又该以怎样的心态绝处逢生呢?首先,要认清人生的挫折和打击是正常生命的一部分,不要沉浸于痛苦的情绪中,要积极寻找途径,重建现实。如小云,她若能走出失恋的痛苦,找到幸福,这段经历无疑会是她今后生活的一笔财富,她将不再畏惧生命的风雨。也许人难免会把痛苦绝对化,可看看桑兰,看看残奥会,谁又能说遇到打击时我们只能选择绝望呢?哲学里讲,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就是苦中作乐,如果大家能做到这点,积极面对人生,一定会得到生命的酬谢。
其次,处于绝境中的人要学会宣泄,并寻求支持。有时当事者不可避免有痛苦体验,这时可以向亲人和好友倾诉,或是大哭一场,或打打沙袋等,给不良情绪一些出口,释放痛苦。
此外,不要封闭自己,尽快走出去继续与人交流、工作,这样也能分散对痛苦的注意力。有人认为,痛苦之下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但是,当你整天关注内心的烦恼,就会陷入更糟糕的情绪,而做事本身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忧郁。
女作家张爱玲有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锦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各种坎坷。但正如普希金所说,“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当然,如果当事人陷于绝望太深,想尽办法无法自拔时,也可求助心理医生,帮自己调节、宣泄、疏导情绪,度过这个应激期。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财富 出口 寻求
上一篇 恶搞是虚荣心在作怪
下一篇 减肥失败与意志力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