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白领光鲜外表下的孤寞心灵

admin

三位通过互联网认识的好朋友,相约参加娱乐活动,以此度过寂寞难耐的周末。谁料到,原本仅仅局限于“三人帮”的活动,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新面孔越来越多,竟像滚雪球般到了快“不可收拾”的地步。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人如此热衷于参加活动,广州人的业余生活是什么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聊“聊”出个雪球“俱乐部”

自称是浓情小猪的黄先生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从1999年开始经常在互联网上“泡”。最初仅是上聊天室、BBS等打发时间,度过无聊的周末。去年10月份的时候,在聊天室认识了另外两名同性朋友,于是三人不约而同地经常在网上“约会”。渐渐地,随着彼此的了解越发深入,感觉特别好,于是走出虚拟世界,在现实生活中聚集在一起。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同时出现在三人的心里,自发地在周六、周日参加社会活动。

起初的一两次活动是他们三人参加,可是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经过介绍而加入了进来。令人惊奇的是,每次活动都会有新面孔参加,活动结束后,下一次又都会如期再来。如此循环反复,俱乐部的成员像雪球般越滚越大。几个月后,“俱乐部”的固定成员就达到近40人。

据黄生介绍,参加者最多的时候达100多人。男女比例大致是1∶1。年龄一般在25岁至35岁之间。参加者中,有一半人从事IT工作,此外,还有金融、广告、电视台、医学、法律等职业。大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以上的学历占15%至20%。

寂寞把我们聚到了一起

以一个“三人帮”为中心,周围聚集了几十人,活动的形式都是些并不新鲜、刺激地娱乐项目,但是奇迹般地越发“人丁兴旺”。在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背后,蕴涵的是什么?据黄先生介绍说,在参加者中,约七成是手持高学历这块“敲门砖”只身闯荡广州的外地人。另外三成是本地人。虽然他们的父母双亲都在身边,但他们也和许多外地人一样,同样热衷于参与这样的活动。

据记者了解,他们参加活动的原因主要是:与人交流;排遣空虚、寂寞;认识异性。

湛小姐(天河区某外企职员,未婚):不想一个人面对寂寞

从小在家很受宠,突然离开父母独自到广州谋生,有种巨大的失落感。每天工作完后,哪怕是在办公室里游荡或者在商场上“浪费”金钱和时间、精力,也不愿早早地回家面壁。最怕的就是脑子一空闲下来就胡思乱想。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面对寂寞、空虚,与人有强烈的交流沟通欲望,我实在是无法独自一人承受。有时想着想着就黯然泪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这样一个俱乐部,可以运动、交谈、结交新朋友,于是我期盼着每一次的聚会,是俱乐部的忠实‘拥趸’。”

张小姐(家住越秀区,有同居男友):隐身人群逃避现实

随着对男友了解加深,发现实际上男友并不爱我,已经在我身心上造成的伤痕却无法挥去,目前虽然还在一起,也只是基于一种惯性。当亲眼目睹了男友和另外一个女人出双入对时,我还是忍了。“内心的激烈情感矛盾让我终日闷闷不乐。希望参加俱乐部可以舒解这种心情。”逃避现实爱情也是参加俱乐部的另外一种理由。

陈先生(活动发起人之一):渴望激烈的思想交锋

在这个活动的圈子里,有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人,通过聊天可以扩大信息的来源,了解到许多工作以外的事情,可以将双方的工作现状进行对比,寻求差异改进。甚至当反差较大的两种思想交锋时,还会出现思想上的影响,当然也会排解掉无尽的寂寞。

没“组织”的日子把自己交给马路

事实上,能够找到合适的“组织”,在人群中排解自己的寂寞的人,还是少数,大量的年轻人在广州过着孤独寂寞的日子。

林生是西南政法大学硕士毕业的高材生,现在某大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同时在某大学任法律系讲师。林生在广州生活了7年,至今仍是单身。

据林生介绍,他的日子是这样打发的:下班后,除非十分重要的应酬外,一般选择在家中看电视。手拿着电视遥控器,不停地换频道。饿了便叫个快餐了事。当实在觉得闷的时候,便独自一人走在马路上散步,唯一忠实的陪伴者便是“红双喜”。所以,午夜广州的马路上或者铁道边上经常能觅到我的身影。

当记者问林生为什么不找个伴或参加聚会时,林生的回答让人感到吃惊:“哪儿有那么合适的聚会?只有工作是不会背叛自己的!”

白领患心理疾病比例不低

据中山三院心理咨询科的陈永平副教授介绍,据临床初步统计,到心理门诊就诊的患者大约三成是“白领”,他们多是从事保险、IT等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其中约有六、七成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主要表现症状为情绪低落,悲观失落;终日不明原因地惊慌暴躁。

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来自工作上的强大压力,又没有合适的排遣渠道。很多人不善交际,孤独的日子就长。如天河北某外资电讯公司进行裁员时,在向每位被裁员工分发“大信封”时会义务向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最后,没想到负责分发信封的人事经理竟要首当其冲看心理医生。

一位29岁尚未结婚的妇科女医生,去年转行从事保险业,平时性格内向的她不善于与人沟通,也不轻易向别人倾吐心声。直到今年她频频来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她患上了焦虑症。“真没想到,我自己都是医生,还患上了心理疾病。”女医生伤心地说道。

专家说法:年轻人的业余生活需要健康引导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蔡和教授认为,渴望交流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许多人来到广州,多是孤独一人。广州又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工作压力又很大,在职业领域里要超越利益和功利,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很多人因此难以找到归属感,进而觉得孤独、寂寞。找到一个“圈子”,扩展信息之余,在心灵上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能够暂时摆脱在企业里扮演的工具化角色。

蔡和教授说,作为一个企业团体,应该在注重发展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方面下苦功。但是这些努力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有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有意识地将此项健康发展方向加以引导。目前广州市正在大力推广的社区建设,可以将青年人,特别是外地青年人的业余生活列入其内,建成更加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