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北京市八成中学生有社交恐惧症

admin

“别人注意你时,你是否感到不自在?”“你处于人群中是否感到有些紧张?”最近,北京安定医院对北京市的1000多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今天的北京晚报报道,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学生中从没有出现过社交恐怖症状的不足两成,有时出现社交恐怖症状者高达80%,其中严重者占1.4%。

据参与调查的汤宜朗博士说,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由于这种疾病多发病在青春期前后,患者正是中学生,因此对他们的学业、人际交往以及职业的选择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社交恐怖症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认为是害羞或是性格问题,因此得不到适当的诊断和治疗。

调查表明,由于害怕和回避社交,那些有此症状的中学生,其正常学习和社会交往都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学习和社会技能锻炼的机会减少,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孤独、封闭的不良心理。专家认为社交恐怖症已成为阻碍中学生正常心理塑造的一大障碍,影响了他们今后心理的发展。

专家分析,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对待错误的态度、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个人是否爱好体育活动等,都与社交恐怖症的发生有关。若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或抱怨,孩子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会明显增高。当孩子做事失败时,一味地进行批评与指责,会使孩子感到贬低和否认。结果是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总感到事事不如人,因而在社交中缺乏自信,且会较多发生焦虑。调查还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比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发生社交恐怖症的要少。这是因为前者平时表现得较为自信,承受挫折能力强,而后者稍受挫折即产生自卑、回避的心理,因此社交恐怖症发生率高。

汤宜朗博士说:“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最迅猛的时期,此时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分辨力差,自尊心强。这一时期父母的照顾可以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因此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孩子做错事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而不仅是批评。另外体育活动,特别是集体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也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加强交流,培养社交技巧,减少社交恐怖的发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