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是病理的,这里所说的是一种病理性的心理活动。主要特点为缺乏具体指向性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此外,还表现为运动性不安或不自主活动(如震颤、发抖);特殊的身体不适感(如胸部紧压感、咽部阻塞感);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如出汗、心悸、尿急)。
应用暗示疗法消除焦虑,应当首先了解发病的心理因素,以便确定针对问题的暗示性语言,暗示治疗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相结合能获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目前,有的理论认为,不论现实的还是幼年时期的,那些引起深刻情感反应的特殊体验,被压抑下去后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构成了焦虑的心理因素。因此主张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状,从主客观上寻找其内心冲突的所在,再经过分析与综合,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认识,以此向患者作耐心的解释和对症状的说明,使其明白自己的焦虑情绪是一种功能性的表现,从而对由焦虑所导致的心悸、疲乏、胸痛、呼吸困难等躯体症状有正确的认识。对那些有上述症状表现,精神压力很大的患者,尤其应当从根本上解除疑虑,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解释性心理治疗之后,进行具体的暗示治疗。常采用言语暗示和药物配合的办法,也可与针灸、仪器等暗示方式相结合。为了巩固疗效,常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怎样自我暗示和自我放松,以摆脱焦虑情绪的纠缠,在患者有了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不但很快消除焦虑,而且可以保持长期不复发。
病例:男,36岁,会计,自诉心烦意乱,一种莫明的紧张使他坐立不安已有四个多月,常伴有头痛、失眠、多汗、阵发性心悸等躯体症状,最近因生气症状加重而就诊。
诊断为焦虑症。
在与患者详细交谈的过程中,医生了解到这样的事实:小时候患者就很容易紧张,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往往表现自卑。最近因上级要考核干部工作,他的担子很重,生怕领导对自己有看法而不能晋级,所以心理上牌紧张状态。开始时常常失眠,而后觉得身体善不佳,不适症状加剧,焦虑情绪笼罩自己,什么也干不下去,担心自己有病。
针对上面的具体情况,为其做了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压及其他检查项目结论全部完成后,将无异常所见的结论交结他。同时,对病症做了分析和说明。明确地告诉他现在的焦虑和不适,完全可以消除。指出焦虑产生的基本原因,接着对他实施了药物治疗,又教育他学会了自我积极暗示和放松训练。为巩固疗效,进行了二次暗示治疗并配合抗焦虑药物,效果明显,经随访,三年没有复发。
下一篇 北京市八成中学生有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