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家庭暴力的背后

admin

看似正常的人,却突然做出让人难以想像的事,这是什么原因?

心理学的解释是:因为其有人格障碍。这类人的行为令常人感到不解,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三篇文章中介绍的都是此类现象,让我们一起关注人格障碍问题。

许多人看完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后,除对家庭暴力行为感到震惊外,还有个疑问:像安嘉和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会对妻子施行如此残暴的行为呢?

在精神疾病中,有一种叫人格障碍或称变态人格(病态人格)的疾病,它既不同于精神病的“疯”,也不同于大脑发育不良的“傻”,而是由于出生后在抚养、教育、环境、经历等各种因素影响下,造成性格、认知、行为或嗜好与正常人不同的人格。这种异常人格的发展无疑会害己、害人、害社会。如果出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并触犯刑律时,按司法精神病鉴定规则属于具有完全责任能力者,应负法律责任。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人对自己的行为仍具有充分的辨认能力,而且人格障碍越严重,其反社会性就越强,对社会危害就越大。

在现实生活中,常说某人发生了人格改变,但这与人格障碍不同。

因为人格改变是指人格正常者在生活中遭遇长期或严重精神刺激与压力,以及发生脑部疾病与外伤之后发生了人格改变,这种改变可随病情好转、治愈或环境改善,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而人格障碍却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往往从童年或青少年时期逐渐发展,并可持续终生,一般治疗收效不大。

当前研究提示,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也和幼年遭受较大的精神刺激有关。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是起病于青少年时期,呈不显性渐进式发展。神经系统常无明显病理性改变,意识状态及智力也正常,智商测定也不低,个别还偏高。平时表现为情感与行为的异常,如易激动、好疑心、情感冷酷、性情粗暴,发作时难以自控,缺少自知之明,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等。

人格障碍有偏执型、分裂型、冲动型、强迫型与反社会型等。治疗效果虽较差,但仍可通过药物、心理帮助和训练收到一定的矫正效果,因此从儿童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