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做生不如做熟or树挪死人挪活

admin

完美成功的职场三级跳

陆家明 30岁 某品牌大区经理

最初进这家家电公司时,我是以促销员的身份来应聘的。对于大专毕业的我而言,能有这样的起点我已然非常珍惜。我很用功,把培训课上关于产品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详细数据都背得烂熟于胸,还把行业内同类产品做了各项优劣对比,以致于在卖场面对顾客的问询时,我能举一反三地回答,令顾客很满意。销售份额自然节节攀升。不出一年,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销售业绩,我被提拔为销售主管。这对于我是一种证明,更是一种激励。

第二年,行业内大鳄吞并了我所在的家电公司。和我同时期应聘的促销员因业绩平平都没有被新东家录用,只有我被留下来,而且在3个月内,做到一个小片区的销售经理。我又提升了一步,内心的欣喜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更加废寝忘食地工作,同时加强营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补足。说实话,在努力的背后,我内心特别看重一个团队的整体竞争力。可那时,我所在的团队虽然也注重个人能力,但更看重的是裙带关系。毕竟,强强联合,可以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声誉。正如前辈指点的那样:你虽然有出众的能力,但缺乏人脉,所以晋升相对会迟缓些。我矛盾着,好的人脉网络需要多年的累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就在这时,一家猎头公司联系了我。原来国内一家知名企业正招幕一名大区经理,他们委托猎头公司物色。这对我,是可遇不可求的挑战,也是让我挣脱职场瓶颈期的一次机遇。我诚恳如实地将我的简历递给猎头公司。

一个月后,我被录用了,出任国内一家著名家电集团的大区经理。完美的职场三级跳,让我成功实现了做营销的梦想。良好的团队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畅通的销售渠道,都让我看到了一个大集团公司之所以运营成功的元素;而且和周围堪称精英的同事朝夕相处,无不让我受惠多多。回首望去,我感慨万千。如果我一直固步不前,满足于一个促销员单纯追求业绩多、薪水则高的目标,那么不用说,我成功了,但这样我就无法见识到更高一个层面的营销的真正初衷,也无法领略置身于一个优秀的团队,对自身无形与有形的提升与重塑。所以,跳槽有时也是一种机遇的把握,成不成功,因人而异。

走一城不如守一城

其木格 28岁 人力资源主管

在跳槽与不跳槽之间犹豫,是我进入工作岗位的第4年。经过4年的淬砺,我已成熟干练,懂得进退,而且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能保持不墨守陈规的冲劲和接受新鲜事物的勇气。有新东家频频向我送出橄榄枝,许诺不菲的薪水和比现在更好的位置。我有点心动。坐在办公桌前,心里摇摆不定,是走还是留?是放弃现在业已熟悉的一切重新迈向新的征程,还是在这间已经工作4年之久的办公室继续做下去,将坚持进行到底?

是池莉的一篇文字启发了我。她说她之所以没有勇气离开武汉的原因,就是每每想到要在另外一座陌生的城市认识新的朋友,开拓新的疆土,心里的热就陡然冷下去……大意如此。我在读到这些真实的很内心的文字时,想到自己要跳槽的理由,也就生生多出一些怯意。想想公司领导多年如一日的关照,让我在人力资源的岗位上最终能够独挑大梁;同事间也相处和睦,彼此相互扶持;每年一次的专业培训,让我有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的机会;年底公司总会变相给厚厚的红包……好处愈想愈多,两相算下来,老东家和新东家也算抵平。

或许我是个很怕有变数的人吧。总喜欢太平盛世,岁月静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逸的生活,就是上天厚爱我。和一些有过跳槽经历的朋友交流,她们坦言,丰厚的薪水和合适的位置固然吸引人,但人际关系、业务推广、发展平台无不在以后的日子里令人用心良苦,就像我们刚刚涉世,既希望能夺人眼球,又不得不小心行事。如此说来,走一城就不如守一城。熟悉让我们心理上没有压力,已经开拓的工作格局令我们得心应手,曾经的明争暗斗在职场的大浪淘沙里早已初见分晓,朋友自是朋友,做不成朋友的也不强求。

又一年,公司里隔三岔五的人员跳槽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已是元老级员工。薪水在不知不觉中又有所提高。我知晓,这是公司老总体恤我们这批老员工,感念里,有着一份将心比心的信任。可见,任何世故都有一个“情”字在里边。你对公司有感情,公司也不会辜负了你的深情。新招进的大学生,个个青涩面孔,工作技巧和社会经验尚需磨练,我不担心会被他们取代。我有我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岁月馈赠给我的财富,不是谁都可轻易复制的。

薪水的高低是决定生活品质的保障

万美然 27岁 媒体人员

新闻专业毕业后,我来到这家市级报做了一名记者。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少时没有过良好的物质享受,所以薪水的高低在我看来是选择职业的关键。刚开始工作,跟着老记者跑口(即专跑某一行业),眼见人家薪水一个劲儿涨,自己只有眼馋的份。于是埋头俯身,苦练文字基本功。一年后,我可以独立工作了,撰写的新闻报道也愈来愈到位、有深度。薪水比初进报社时高了一些,但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况且,毕业后一直在租房,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每当遇有重大新闻,必须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如果租在偏远的郊区兴许房租会便宜些,但这样一来,工作就实在太不方便了。没办法,我租的房子就在离报社不远的一座公寓里,价格可以抵上我2/3的薪水了。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开销,这样一来,生活有时就捉襟见肘。

第二年,我毅然跳到一家娱乐报纸,薪水翻了一番。但放弃以前熟悉的工作环境、采访模式,重新开拓新的工作格局,让我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不过想想比从前高出一倍的薪水,又感觉心理平衡许多。正所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收获得多,付出也多。薪水高是高了,可跑娱乐圈的成本也高得很。光是装扮自己,就要比过去多出一倍的银子;再就是费尽心机地培养自己的“线人”,小恩小惠不断;那些要疏通要打点的关系,哪个不需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物质至上的人情往来,大部分是需要自己掏腰包的。用领导的话说:这是在给自己铺路!等做到这个圈子里龙头老大的位置,就不会感觉委屈了。话固然没错,可年终我躺在公寓的床上盘点收获,银子落进自己口袋的少之又少,失落深深地袭上心头。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迅速转战文化圈。事实证明,这是我职场生涯最明智的一次选择,只有文化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什么叫厚重,远离了喧嚣与五光十色的华彩,重新回归心灵的朴素。薪水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又上了一个台阶,而开销却比从前减少大半。由于主持网站的文化访谈节目,让我结识了不少良师益友,精神上的引领和提升给了我颇多收获。现在的生活是我满意的,有能保障生活品质的丰厚薪水,有喜欢的工作,有精神上的“教父”――书籍为伴,一切都令人感觉惬意和知足。

不想放弃多年累积起来的人脉关系网

赵欣怡 29岁 财务总监

在中国的国情下,人和与天时、地利同等重要,呈三足鼎立局面。好的人脉相当于给事业锦上添花。所以,在去与留之间,我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多年累积起来的人脉关系网,已然成为我事业发展的基石,哪能说放弃就放弃?

经营人际关系,在我看来,是比等待好运气、磨练好内功更胜一筹的法码。没有好的人际,工作中就不可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这是我工作多年得出的经验。想想刚参加工作时,也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和领导同事的关系互相拧把着,情绪不好,常常会影响工作效率。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心里的怨气愈积愈多,工作也愈发不上道。

我是在听了一个关于职场人际关系的讲座后,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在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内心之后,我进行了反省,发现造成恶性循环的根源是我不懂得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从那以后,我有意地按照讲座上指导的那样,把一些小技巧小体验学以致用,并结合自己的心得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准则。关系理顺了,心情自然就好了,工作效率也提上去了。

这几年,我之所以能升任为公司的财务总监,在自己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人际交往的成功也是不可埋没的重要原因。我也深深体会到人脉关系和谐给工作带来的好处。如果冒然地跳槽,只是因为一份高薪水就放弃目前的事业,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高额的薪水固然具有一定的诱惑力,但在薪水之外,如果没有一个齐心向上的团队打底,人人打着各自的小算盘,再高的薪水也长久不了。人际交往打理得好,我认为比一份高额薪水更具发展前景,更能让你称心如意地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不懈奋斗下去,直至达到你自己想要的高度和厚度。

专家观点:

坚守还是变化,只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心理咨询师 闻心

职业生涯的多元化,激发了我们每个人社会化的成长,也促进了我们在事业发展上的变通和灵活性。现在的我们不用再像父辈那样,将个人的社会成长依托于某一单位的发展,“一进定终身”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现代社会更加尊重个人的职业需求,并将发展的命脉掌握在了从业者自己的手中。不论是固守现有的职业向事业纵深发展,还是另寻其它门路探寻更广阔的天空,都可以根据每个人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职业特性而发生变化。所以“做熟”还是“挪活”,既是选择的过程也是选择的结果。虽然它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指向,其根本的价值趋向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个人事业发展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而在努力探寻着。

影响我们做出坚守与变化抉择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首先是个人的气质类型和个性特征。我们知道,人的气质类型主要分为4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在职场中,经常选择跳槽的人往往是前两种类型,而后两类人群通常会比较稳固于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中。由于前两种气质类型的人,善于外交、耐受性强,所以也为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环境提供了一个先天的素质,他们不用顾及新的职业与岗位给自己带来的刺激。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人,通常稳定性相对较高,不善交往,内心体验深刻,不断地更换环境有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适应困难。

其次是由于职业本身的特性造成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新型职业越来越多,很多职业本身也是处在一个市场探索期。投身于这类职业的人,出现多次跳槽的现象正与这个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相呼应,所以我们不应当对这样的跳槽者大惊小怪,因为职业的不断变化并不是他们自己所能够左右的。相反,有些工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或者研究性,如果我们总是在岗位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无法稳定自己的工作情绪,则既不利于职业本身的发展,也无法使个人取得很好的成绩。那么之后的失败感和挫折体验往往又成为人们不断跳槽的一个主要心理因素。

第三是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常跳槽的人,通常会出现在比较年轻群体中,他们因为刚刚涉世不久,需要与这个社会进行不断地磨合,以达到适应社会需要,培养职业兴趣的目的。加之,我们的一些社会行为常常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当我们所置身的某一个工作群体、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时,我们通常也会选择安稳于此,而如果这个群体不断会发生变化,那么要求我们不起挪动之心也是很难的。

职业进程中,坚守固有的职业岗位还是做出新的变化,都需要我们自己加以选择。选择的过程就是承担责任的过程,所以不论是固守还是变化,只要适合自己就好。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企业也是如此。

你是哪一类跳槽者?

心理咨询师 阿达丽

无论是“做生不如做熟”,还是“人挪活树挪死”,都是很多人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几字“真言”。每个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都会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每一种选择就当时而言都有它的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职业生涯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机遇的增加,过去那种守着一个铁饭碗执著度日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职业待遇和为自己而活的理由。所以,跳槽就成了这个年代最常见的事物,甚至成了时尚生活的标志。

套用一句经典名言“不跳槽者的原因都是相似的,跳槽者各有各的缘由”。经常跳槽的人也被戏称为“跳蚤”一族,甚至很多人见了面第一句话是“今天你跳了吗?”一年之中跳槽两三次对一些人而言都是家常便饭。那么,在这里我们不谈什么跳槽的利于弊、用人单位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看频繁跳槽者的心态与类型。自恋型跳槽者:

这类人能力较强,所以每次跳槽都能找到中意的工作。他们认为工作应该代表自己能力、生活品位和经济实力,是自己文化素养的体现。每一份新的工作都能让自己暂时超脱令自己不满的现实处境,让自己觉得与众不同,属于精英阶层。于是,此类人常需要不停的跳槽。他们会特别喜欢新的工作环境,在新环境中仿佛变了一个人,快乐、自信、热情,特别引人注意,而他们也很喜欢这种感觉并沉醉其中。当这种新鲜劲过去,周围的人习惯于他的表现,便不再是被关注的中心,厌倦、沮丧、压抑、愤怒便会折磨自己的心,于是又开始谋划新一轮的跳槽。反权威性跳槽者:

身边会有这样的跳槽者,问他为什么又跳槽?他就会大谈领导怎么无能、公司怎么没有前景,抱怨自己总是遇到“蹩脚”的领导等。这类人由于各方面能力一般,加上内心自卑心理作怪,头脑中会形成对领导和同事的错误“定势”。比如,不注重积极地与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反而会说领导对自己总是“成心挑刺儿”;和同事不会调节关系,把同事对领导的尊重态度和行为视之为“溜须拍马”。与领导顶撞,不执行命令,消极怠工等方式是这类人经常采用的对待问题的方式。时间长了,不是被“炒鱿鱼”就是“先发制人”而炒了老板。

强迫型跳槽者:

“一份工作做不到二、三个月,我就会想到跳槽。如果不跳槽,想跳槽的想法会像毒蛇一样吞噬自己的心,导致自己什么都干不进去,焦虑不安、紧张或是愤怒,无法正常生活或工作。”这是一位频繁跳槽者的表述。跳槽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了一种强迫行为。在工作中一旦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或者与同事发生了摩擦,就会想到跳槽。一方面为自己频繁跳槽所要面对的新环境而感到疲惫和懊悔,但另一方面又会控制不住的想跳槽,来缓解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不良情绪。如果说最初的跳槽是为了逃避或者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话,那么最后跳槽会从最初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演变为一种需要和动机,而无法控制。

那么,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属于哪一种跳槽者?

针对第一种类型,需要解除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同时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爱别人。和同事建立一种互动的人际关系,在互动中去发现自我的价值。对反权威型跳槽者,需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偏差,并且学习必要的与人相处与调节矛盾的技巧。对强迫型跳槽者,要找出造成频繁跳槽的强迫观念,找出跳槽行为背后的情感纠结在哪里。这类跳槽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行为治疗。

前文事例中的跳槽者,则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理智型跳槽者。那就是无论做生还是做熟,这类人都会进行一个很好的规划,根据自身的能力、兴趣、个性以及长远发展的规划来决定自己是否要跳槽。这类人知道哪份工作是自己“需要”的,哪个又是“想要”的。知道“需要”的工作会让自己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好的组织起来;而“想要”的工作,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比如,以上事例中其木格和万美然的跳槽经历就是属于明确知道自己“需要”的类型,而陆家明和赵欣怡则属于为追求自己“想要”而跳槽的类型。

小编观点:

职场从来就是竞技场。心劲、暗劲、忍耐劲,能拿出来亮一手的功夫都是含了不为洞察的劲道的。包括跳槽。没有人会赤裸裸地大张旗鼓地宣布自己要跳槽,必要等到一个合情合理合适合缘的时机,才会和旧东家散了筵席,和新东家把手言欢。大鹏展翅恨天低,跳槽成了改变命运的好事,证明自己总还是有价值的,即使半斤八两那也是分量。何况有时不止半斤八两,翻云覆雨手,转眼换来更高的荣誉、更多的薪水、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具人性味的上司,都是人生一大幸事。跳槽让我们找到重塑自我、表现到底的机会,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更广阔的舒展,更从容的自信,张驰有度,运筹帷幄。从此不用再绷着,拿捏着,提防着,谨小慎微着。也有资格给后生讲所谓的江湖规则,也有资本被新人顶礼膜拜,心里小小地受用一把,比当面馈赠的蜂蜜还要甜上三分。可见,跳个好槽,就相当于长了一身本事。如果日后能如鱼得水,呼风唤雨,愈发证明跳槽跳得正确和及时。所以人人都想跳,搬出树挪死人挪活的老话佐证自己的选择,且想愈跳愈活,皆是不难理解的事。

有的职场新人不谙跳槽的价值和意义,一旦不如意,就跳槽走人。随着性子跳来跳去,一年能换四五份工作,哪一份也干不长久。最后在面试时,常常会被问到“你为何选择这么多家公司,仍没有安定下来的想法?”很尴尬,很茫然,一个忠诚度不高的员工没有公司敢聘。公司还是倾向于能长久稳定,像钉子一样钉在一个岗位上,不断扎下去,再也拔不出来的有韧劲和耐性的员工。譬如做生不如做熟这一类型员工。轻车熟路地驾驭人际和职场,为熟悉的工作锦上添花。几年、十几年甚或几十年做下来,从底层一路奋斗至决策高层,本身就成就了一部企业发展史和企业文化史。走到哪儿,忠贞大信的人格魅力首先就能折服一批想效忠企业的员工,塑造着榜样的力量。

可以说,是职场的日益多元化形成了目前的格局。无论做生不如做熟,还是树挪死人挪活,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择业的自由。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首先应磨练自己的技艺,跳或不跳,皆在其后。想象不出,一个毫无资本的人如何以跳来跳去增加阅历和胆识?跳只是一个过程,只是一块跳板,跳过去了,这个过程就完结了,接下去要看的一定是自己有几斤几两重。不跳,职场看重的仍旧是你的上升空间和日益精湛的技艺,其它的,只相当于配菜的佐料。如果本末倒置,即使耗在一个呆了三五载的岗位上仍止步不前,即使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圆熟通透,最后也还是会被真正有实力的人打垮。跳与不跳,走还是留,要经过自省,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标志 一批 职场新人 名企 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