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日本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民众产生信任危机

admin

日本近来不断曝光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导致日本国民对食品产生了信任危机。

今年夏季,北海道苫小牧一家肉品加工企业以猪肉冒充牛肉被曝光后,农林水产省设置“食品举报电话”,至今年9月底平均每月的举报电话有300多次。一系列食品丑闻浮出水面,札幌市名糕点企业“石屋”、三重县伊势市的老铺“赤福”、大阪高级料亭“吉兆”篡改布丁和果冰保质期陆续被揭露出来。

以次充好的案例也不少,比内鸡、萨摩鸡、名古屋鸡是日本的三大名鸡,其中比内鸡1943年被定为天然产品,农林水产省对饲养方式有严格规定,价格也比普通的鸡贵几倍。最近,秋田县大馆市食品加工企业用不能食用的不下蛋老母鸡冒充比内鸡长达30多年的事件被曝光,让民众感到震惊。

日本的食品保质期标示有“消费期限”和“品尝期限”两种,用年月日表示,前者指食品不用担心腐烂安心消费的期限,对象是包括制作日在内5天内品质不会下降的食品,如盒饭、糕点、肉类和牛奶等。“品尝期限”用于相比之下不易变质的食品,一般包括制作日在内5天以上的食品。如冷冻食品、乳制品、果酱、香肠和煎饼等。

消费和品尝期限超过一两天,食品一般不会坏,超过期限时间越长食品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各大商场的食品只要到了期限,应全部下架扔掉。为了不让食品短缺,出现一些过期食品在所难免,造成的浪费一般打在生产成本之内。但一些不法食品企业篡改食品保质期,把过期食品换个标签拿出来再卖,或用过期牛奶制作糕点,使食品质量打折扣。虽然很难吃出味道不同,但实际上食品有变质的可能性。

以白毛猪肉冒充黑毛猪肉、用猪肉冒充牛肉、用外国牛肉冒充日本牛肉,用不能食用的鸡冒充名鸡,更是损害消费者利益。就和牛而论,著名的和牛产地不仅饲养方法十分讲究,有的饲养场为了牛肉鲜美,让牛喝啤酒,给牛按摩。这些牛养起来费工夫,价格也贵。但商家以次充好,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破坏了名牌的声誉。

无论是篡改食品保质期还是以次充好都犯了商家大忌――没有诚信,其结果让国民对所有食品失去信任,在日常生活中提心吊胆,总是担心上当受骗。

日本对食品造假行为严惩不贷,一旦被发现,相关企业生产的食品全部在商场下架。如果该食品企业是上市企业,则股票暴跌,最终结局一般是倾家荡产。企业总裁通常先辞职,进而接受法律惩罚。日本媒体更是穷追不舍,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日本政府整治决心也很大,首相福田康夫1日要求国民生活担当大臣岸田文雄对直接关系国民生活的制度和法律进行总检查,重点是食品,要求年内提出报告,找出漏洞,来年国会提出修正案,通过完善法律让日本成为“希望和安心的国家”。看来,日本是要下大力气整顿食品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