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我们的脸泄露了什么秘密?

admin

心理健康:言谈举止泄露你的内心密码

一部科学史原本可能会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当查尔斯・达尔文向英国皇家海军“比格尔”号船长罗伯特・费茨洛伊提出申请,要求成为他正在物色的“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作为侍从伙伴时,他差一点被自己脸上显而易见的可悲缺陷弄得下不了台。费茨洛伊信奉观相术,认为从一个人的外貌可以看出其性格来。正如达尔文的女儿亨丽埃塔事后回忆的,费茨洛伊“暗中打定主意:长有这种鼻子的人不可能是精力旺盛的”。幸好,达尔文面容的其他特征弥补了那个懒汉般的大鼻子:“他的两道浓眉拯救了他。”

辨面相、识性格的理念可回溯到古希腊。由于瑞士诗人约翰・拉瓦特尔的专著阐释,它在18世纪后半叶风靡一时,致使他的理念成为知识圈茶余饭后的谈资。在达尔文时代,它或多或少被视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只是到19世纪后半叶,随着这一学科同颅相术发生关联而名声扫地,观相术才被当作伪科学打入冷宫。

我们的脸可能会泄露某种揭示我们性格的秘密。在见到一张陌生脸的最初十分之一秒内,我们已经对这张脸的主人作出了判断――或富有爱心,或可以信赖,或争强好胜,或个性外向,或称职能干等等。那种不自觉的瞬间判断一旦形成,就会出人意料地难以变易,我们还会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

外貌与人格存在一定关联

如今,这一领域正在经历着某种程度的复苏。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正在重新评估我们从一张张脸上读取的信息,调查它能否让我们从中瞥见某些人格特征或者是否有助于塑造当事人的命运。和昔日风行的模式比起来,方兴未艾的“新观相术”更加隐晦微妙,但其令人着迷的程度却丝毫也不逊色。

尽管不要以貌取人的告诫早已陈腐过时,但第一印象仍是极具影响力的。在见到一张陌生脸的最初十分之一秒内,我们已经对这张脸的主人作出了判断――或富有爱心,或可以信赖,或争强好胜,或个性外向,或称职能干等等。那种不自觉的瞬间判断一旦形成,就会出人意料地难以变易。更何况,对于一张特定的脸,不同的人会得出极为相似的结论。

人们还会根据这些瞬间判断,采取相应的行动。面相看上去颇为能干的政客,竞选获胜的概率会更大一些。盛气凌人的CEO,更可能经营一家有利可图的公司。长着娃娃脸的男子和那些貌似富于同情心的人,往往在护理职业中占有过高的比例。被视为盛气凌人的士兵,晋级升职的速度往往较快。当娃娃脸的男子出现在法庭上时,他们要比面容老成的同伙更可能被开脱罪责。不过,他们也更可能被判决犯有玩忽职守罪。

还有一种所谓的“吸引力光环效应”也已得到公认。被视为美貌的人不仅情侣众多,而且也被判断为更加乐于助人、交游广阔、体格强壮、富有性感、睿智和健康。从来自旁人的回头率到刑事司法制度的另眼相看,他们的境遇可能处处胜人一筹。

这样的瞬间判断有什么依据吗?盛气凌人、支配欲强烈的人真的应该占据支配地位吗?长有娃娃脸的人天真幼稚吗?我们会选举能干或者只是貌似能干的人充当领导人吗?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亚历山德・托多罗夫所指出的,不同的人固然会对特定的脸得出相似的结论,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面相与人格之间真的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然而,还是有一些令人怦然心动的证据表明:我们的脸可能会泄露某种揭示我们性格的秘密。1966年,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曾要求84名先前从未谋面的大学本科生,一言不发地坐上15分钟,完全根据外貌来评估彼此的人格特征。对于外向型、神经质和开放型这三种特征,观察者的瞬间判断符合真实人格记录的频度大大超过以往的概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外貌与人格之间的联系展开了重新调查,最引人注目的当推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安东尼・利特尔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大卫・佩雷特。他们指出,密歇根研究对混淆性因素没有加以严格的控制:参与者可能被姿势、动作、衣着等因素所左右。但是,当利特尔和佩雷特运用大头照而不是真人被试对象进行重新试验时,他们也发现面相与人格之间存在着联系――虽然仅限于外向型和神经质两种类型。

从这些试验中不难看出,我们对面部的瞬间判断确实蕴含着一定的真实性。尚未被充分弄清的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迅捷地作出面部判断?利特尔认为,由于这些判断是如此迅捷和一致,由于它们的确能揭示某些人格侧面,因此更可能是进化让我们完成了捕捉此类信号的磨砺。

以貌取人是一种“过度概括”

要弄明白我们何以会迅捷作出面部判断,真实性理念不是可供选择的惟一解释。马萨诸塞州布兰迪斯大学的莱斯利・泽布罗维奇说,瞬间判断在很多场合并不准确。据她解释,我们动辄以貌取人的迅捷性,常常是对更加基本的回应的一种“过度概括”。

过度概括的典型实例,可从食虫动物对见之于某些飞蛾、蝴蝶及鱼类的炫耀性圆形标志――像眼睛一样的眼点所作出的回应中略窥一斑。这些眼点对食虫动物发挥着一种威慑力量,因为它们要么模拟其他被潜在的食虫动物视为威胁的生物,要么凭它们自身存在而引人

为什么我们会迅捷地对人作出面部判断?事实上,瞬间判断在很多场合并不准确。就如同在一些飞蛾、蝴蝶和鱼类身上,长有炫耀性的圆形标志――眼点,这些眼点对食虫动物发挥着一种威慑力量。但眼点并不等同于眼睛,长有娃娃脸的人也并不全是孩子气十足,但观察者很可能对他们作出如是反应。注目。

泽布罗维奇声称,娃娃脸的男子乍一看通常会被判断为既温顺又天真,我们对他们作出的反应同样是如此。她说,正如眼点并不等同于眼睛一样,长有娃娃脸的人也不一定会孩子气十足,但观察者很可能对他们作出如是反应。我们对丑陋容貌所作出的反应情况也相仿,据她解释,这便是对病人或天生畸形者的进化性厌恶的一种过度概括。

另一位倾向于过度概括说的研究人员是托多罗夫。最近,他和普林斯顿同事尼古拉斯・奥斯特霍夫提出一种理论,试图从面相如何具有威胁性的角度来解释我们的瞬间判断。他们要求参加试验的人对照片中不带感情的脸部作出直觉反应,通过对所有回应的筛选,把它们归结为两种基本因素:那张脸看上去多么值得信赖,或多么盛气凌人。然后,他们准确地计算出脸部长相的哪些侧面与貌似可以信赖、不可信赖、盛气凌人或温和屈从的特征发生关联。

接着,他们利用一款名叫FaceGen的商业程序来构筑任意随机的脸,让它们经变形而构成面部表情各异的夸张漫画。例如一张极其值得信赖的脸,嘴巴呈U字形,眼睛里流露出一种近乎惊讶的神色。而不可信赖的脸,则嘴角下垂,两道眉毛纽结着呈V字形。

最后,他们把这些脸拿给参加试验的人看,还向他们提出一个不同的问题:它们看上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这些人众口一词地宣称:可以信赖的脸看上去十分快活,不可信赖的脸显得怒气冲冲,盛气凌人的脸被认为充满阳刚之气,而温和屈从的脸则阴柔似女性。

托多罗夫和奥斯特霍夫得出结论:我们在进化中形成了一种本能,善于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断当事人的情绪,进而了解他们伤害我们的意图和实施这个意图的能耐;建立在面相基础上的人格评判,便是对这种本能的过度概括。

某些人格特征究竟是如何写到我们脸上去的?达尔文对此作过精辟的论述:“不同的人根据各自的禀赋,频繁地使用不同的脸部肌肉,因此,那些肌肉的发育也许会得以强化,脸部的皱痕或纹路也会因其习惯性的收缩而变得更加昭然若揭。”

“千万别装鬼脸”

某些人格特征究竟是如何写到我们脸上去的?

佩雷特凭直觉认为,这种联系是在我们对面容所持的偏见变为自验预言时形成的。关于这一理念,早在1977年就有研究人员进行过调查。我们的期待可能导致我们按印证那些期待的方式去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一贯把某些人看成是不可信赖的,他们到头来就会按那种方式行事。

“面相带男子气的婴儿长大后会成为面相带男子气的儿童和成人。”佩雷特说,“父母亲和社会对这些线索的反应可能有助于塑造行为和人格。从本质上而言,人们往往会朝符合其面相预期的性格发展。”

然而,这种效应有时候是按正相反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对那些看似聪明伶俐的人而言。奥地利行为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康拉德・劳伦兹曾暗示,娃娃脸的特征会唤起一种养育性回应。泽布罗维奇的研究在为此提供佐证的同时发现:长着娃娃脸的男孩和男子会以一种相似的方式刺激大脑的情绪中心――扁桃核。

不过,也有出乎意料的例外。娃娃脸的男子通常受教育程度较高,更有冲劲,比貌似成熟的同伴更易赢得军功章。他们也更可能沦为罪犯,上世纪30年代臭名昭著的美国歹徒阿尔・卡彭便是一例。泽布罗维奇还发现:出于相似的原因,娃娃脸的男孩动辄吵架并充满敌意,更可能在学业上好高骛远。她称之为“自我挫败预言效应”:长有娃娃脸的男子竭力想反驳他人对自身的期待,到头来造成了过度补偿的后果。

还有一种理论,使人不由得回想起父母辈相沿已久的告诫:千万别装鬼脸,因为脸部会那样“凝固”住的。按照这种理论,我们的人格在塑造我们的脸部长相。20年前的一项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经常生气的老人即使被要求摆出不偏不倚的表情时也会显得恼怒不已。相伴一生的愁容满面、乖戾脾气和怪相鬼脸,似乎烙下了深深的岁月痕迹。

达尔文本人对此也有过精辟的论述:“不同的人会根据各自的禀赋,频繁地使用不同的脸部肌肉;因此,那些肌肉的发育也许会得以强化,脸部的皱痕或纹路也会因其习惯性收缩而变得更加昭然若揭。”我们一张拥有与内心世界相映的脸。看来,达尔文又一次走在了他的时代前面。

做一个脸部测试

为了调查心理个性的某些细微侧面是否与脸部长相有关,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最近进行了一次试验,同时也为参试者提供了以合成图像的形式登上杂志封面的机会。事先,它要求参试者提供一张目光直视镜头的照片,并在网上完成简单的人格特征问卷,对自己进行或幸运、或幽默、或虔诚、或可以信赖的个性评级。

据悉,报名参加试验的达1000余人。首先,根据这些个性自我评估,确认4种性格特征特别明显的男女小组。然后,用电子方式对这些人的照片进行混合加工,以便制作合成图像。

脸部混合技术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由维多利亚时代的博学家、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登所首创。潜藏在它背后的原理十分简单。假设有两张面貌截然不同的人的照片,要创建合成图像,就必须对数字版的图像进行处理,藉以校准嘴角和眼睛等重要的脸部标志。这样,就能计算出两张脸的平均值。比方说,两张脸都是眉毛浓密、眼窝深陷,那么合成的图像也会显现这些特征。如果一张脸是小鼻子,另一张脸是大鼻子,那么最后形成的图像就会呈中等大小的鼻子。

合成的图像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人们能够辨识图像背后的个性吗?为了探明真相,杂志编辑部将个性特征尤为显著的合成图像,经过匹配在网上公布。结果,有6500多人上网点击,尝试确认不同个性的脸相。

女性的脸所泄露的秘密似乎远比男性来得多。从网上公布的结果来看,对幸运型和虔诚型脸相的正确辨认率分别为70%和73%。与可以信赖的特征相联系的女性合成图像,其辨认成功率达到具有统计意义的54%,这一点恰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契合。

但是,男性合成图像的辨认结果就大不一样了。不仅上网点击者的辨认率极低,而且即使辨认正确也多属偶然,与现实情况存在相当的差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性别差异呢?也许,女性脸部泄露的信息就是要比男性来得丰富。发送照片的男性在个性评级时不那么富有洞察力或者不够诚实也是一个原因。相比之下,女性在挑选照片时考虑更加周全,因而将隐约难辨的个性全写在脸上了。

脸部测试答案:

幽默型:女性A,男性B;虔诚型:女性A,男性A。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成功 奥斯特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