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晚,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歌唱大赛进入了6选5的新一轮决赛,但在此之前,“超级女声”的狂热支持者已率先进入了状态。
一名制笔工厂的老板发文件要求全厂5500多名职工在决赛中投笔笔(杀入六强的周笔畅的昵称)的票,费用他包。清华大学一名毕业多年的男士则在一个论坛上发表文章感慨说“我起初总以为无聊到师奶般或是天真到女生般才会成为她们的fans,但在看了超女全国总决赛的一刻,所有的不屑化为了对自己过往的老土的批判。”
这位清华人是“凉粉(杀入六强的张靓影fans的昵称)”一族。
为什么老板、精英、天真女生和无聊师奶等都成了超级女声的超级fans?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秘密一:认同感是痴迷的根源
“超级女声”令人痴迷究竟有什么奥秘?一名刚从音乐系毕业的女孩给出了答案。她洋洋洒洒写了4000多字的美文,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张靓影是如何唤起了她的共鸣。文章的最后,她写道:
“从没有为任何一个人写过如此多的文字,说过如此多的话,只因为,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从超级女声的选手身上看到自己”,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感可以说是“超级女声”之所以成为全国性狂欢的最大秘密了。
一个女笔迷有一天兴奋地对她的朋友挨个发短信说:“你们看到没,笔笔戴的眼镜和我的一模一样。”
这是一种典型的认同感,我们喜欢上一个大众明星,就迫不及待地寻找他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地方。每找到一个共同点,我们对他的认同感就增强一分,对他的感情也增强一分。
地域认同是最容易找到的,当某个超女还没有哪个人格特点引起我们明显的共鸣时,我们最容易找到地域的认同。所以,广东的笔迷队伍最庞大,四川是“凉粉”、“玉米”的大本营,湖南人则让黄雅莉留在了六强。为数最多的观众,对超女的音乐素养并不是很在乎,对超女的节目也不是特别痴迷,就很容易成为本地选手的fans。
地域认同最容易找到,也最容易摧毁。如果一个广州人在李宇春或张靓影等外地选手的“眼镜里看到自己”,那么,地域认同就会被迅速放弃。广东一位50多岁的女士,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一开始对超级女声节目也嗤之以鼻,认为这是“审丑活动”,但一次偶然地看了一会儿李宇春的演出,被她的表演打动了,从此以后成为一个忠实的“玉米”。她在网上洋洋洒洒写了一篇近6000字的稿件,从音色、音调、音域等各个角度为李宇春辩护,称“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李宇春的唱功是最好的”。文章中有一句话透露了她为何迷上李宇春,她写道:“我年轻的时候就想做李宇春这样的女孩,但不敢做,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我过去的梦。”
一名广东的妈妈称,她女儿一直是笔迷,但被张靓影一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征服了,她迅速从笔迷叛逃为超级“凉粉”。
除了地域认同,最容易发挥作用的还有性别认同、年龄认同等。因为性别认同,超级女声的女观众比男观众更多更容易痴迷。因为年龄认同,青少年们更容易成为超女们的fans。
还有一些特殊的认同,譬如,一个自称“有点胖,而且有点丑”的女孩写道:
很多朋友知道我是先喜欢笔笔的,可后来喜欢了何洁,每天都会和我开玩笑说:“你还是这样,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你喜欢何洁只是一时冲动吧?”我都会很认真地对他们说:“我喜欢笔笔是因为她那真诚的歌声和不做作的表现吸引了我,可当我见到了何洁我就知道我喜欢的是何洁而不是笔笔,我喜欢的是何洁爽朗的笑,我很想拥有像她一样的笑容,我真的很喜欢她,而不是一时冲动,我绝对不会喜新厌旧,你们都知道我是不轻易喜欢上一个人的,一旦喜欢就不会变。”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认同。这个女孩心中有一个“理想自我”,但她自己实现不了,却在何洁的身上发现了,于是喜欢上她,其实是将何洁视为她的“理想自我”。
秘密二:一只脚踏进门……
网友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在一篇帖子上跟了一个回帖,就会继续跟下去,想了解别人怎么看自己的回帖,也想知道这个回帖究竟给“楼主”(第一个发帖者)带来了什么影响。即便自己的回帖一直没人响应,也会忍不住一遍遍地点开这个帖子看。
心理学中有一个解释这种现象的术语:一只脚踏进门(源自英文“onefootinthedoor”)。意思即,“一只脚踏进门”,我们就忍不住两只脚都进去,并想看看门里面究竟有些什么。
想让人们“一只脚踏进门”,关键是门槛要低。
以前,大众几乎不可能在平面媒体上“一只脚踏进门”,我们不能在一本书写作中就发表议论,我们也不能在一个电视节目制作时评头论足。就是说,在前互联网时代,书刊或电视节目的门槛非常之高,几乎都顶到了天花板,读者或观众没有可能“一只脚踏进门”,都是在门外晃荡。
但现在,门槛可以降到地板上。譬如在论坛上跟帖,网友们可以轻松地介入网络文章、网络小说的写作。于是,“一只脚踏进门”后,我们自然地会“两只脚都进门”,对相关的文章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绪,逐渐让自己完全陷进去。
超级女声就有意无意地运用了这种心理机制。与传统的电视节目不同,超级女声一开始就将门槛降到了地板上,除了性别外,任何年龄段、任何地域、任何外貌……的女性都可以参与,而且完全免费。
当然,仅仅参选的门槛低是远远不够的。尽管五大赛区都有数万人参选,但就算加上她们的亲戚和朋友最多也不过是百十万人“一只脚踏进门”,这还远不能让超级女声成为一个成功的节目。
但超级女声还有另一个特点:将选手晋级的决定权也交给观众。可以说,海选是无门槛参选,这一步则是无门槛裁决。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超级女声对于所有人群都是无门槛的。
短信裁决的重要性不亚于海选,它的操作极其简单,真正保证了所有人群都可以轻松地“一只脚踏进门”。
做到了这两点,超级女声其实已经可以坐等成功了。
为什么“一只脚踏进门”,就忍不住会“两只脚都进门”?
那是因为,当“一只脚踏进门”时,我们势必会做一些“投资”,物质上的、情感上的、精神上的或时间上的,只要做了“投资”,我们就势必想看到回报。这就会让我们一直跟踪下去。
我的一个白领朋友,原来只是断断续续地看超级女声,并没有什么热情。但在8进6的决赛中,当她喜欢的易慧和湖南的黄雅莉站到PK台上并以微弱劣势落后时,她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她想,或许她可以成为拯救易慧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一下子给易慧发了15条支持短信。
这是她第一次为超级女声“投资”。易慧最后败给了黄雅莉,让她非常失望。她认为,在6进5的决赛中,黄雅莉势必还会站到PK台上和另一名选手对决。如果黄雅莉的劣势明显,她就不会参与,如果又是僵局,她会站到黄雅莉的敌对方再次投票。
让我们“两只脚都进门”的,还有多种心理机制。譬如好奇,只要参与了一件事情,我们就希望看到这件事情的结局。譬如控制欲望,只要参与了一件事情,我们就希望能发挥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影响……
这一切并不是非常重要,最重要的仍然是,降低门槛,让所有群体都可以轻松地“一只脚踏进门”。在这一点上,超级女声甚至比“美国偶像”都成功。
秘密三:选举中很容易索取
想当然的,我们认为,要想赢得一个人的好感,最好的办法是帮助他,给他好处。但美国的政客克里思马修斯却在他的名著《硬球》中透露了一个美国政坛上的秘密:索取比给予更好。当然,远在他之前,美国天才的政治家富兰克林就发现“如果你想交一个朋友,那就请他帮你一个忙。”
为什么?马修斯的回答是,人们很容易忘记别人对他的帮助,却很难忘记自己对别人的帮助。许多人以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人恩惠,但事实正好相反,最好的办法是让别人给你恩惠。
他写道,在选举中,当你开口向某个人请求帮助的时候,你隐含的意思就是让别人在你身上下赌注。你争取到越多的人下赌注,你输掉的几率就越小。然而,很多人都克制自己,不愿启齿请人帮忙,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等于承认自己弱小,他们坚持认为,只要依靠自我才是有力量的象征。这种“一切自己干”的心态,在选举中是十分致命的,因为这样的心态会让他陷入孤立。
并且,一旦我们在一个人身上下了赌注,我们下意识里就会将这个人的命运和自己捆在一起,或者说,我们会将认同这个人,将这个人的成功视为自己的,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会继续下更多的赌注。
这也正是超级女声现象的秘密之一,那些庞大的“玉米团”、“笔迷团”、“凉粉团”等等fans大军,他们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如果他们的偶像肯索取,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给予。
之所以如此,还是要回到认同感上。在公众性的竞选活动中,我们只要和某个候选人拉上关系,我们就会认同他,将他的胜利或失败视为自己的,并因此而快乐或苦恼。如果这个候选人能够主动向我们求助,这就是一个自动的关系,我们会更容易认同他,哪怕他与自己并没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说白了,超级女声其实就是一场娱乐选举,且选举权不再是掌握在专家评委手里,而是掌握在我们手里。
秘密四:团体偏好
“超级女声”的一大特点是,各超女名下都形成了一些泾渭分明的fans军团。支持李宇春的fans自称“玉米”,队伍最庞大。支持周笔畅的fans自称“笔迷”,组织最严密。
是什么动力让数十万的fans们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兵团呢?他们没有资金,也没有实质上的领袖,几乎完全是靠热情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自动团体。
对此,心理学的解释是,一个人群,只要符合三个标准:有一个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并有稳定的渠道可以联系,成员间经常互动,就可以称为是一个团体。
显然,超女的fans团体符合这三个标准,而且像群QQ、MSN、短信等新时代的联络方法让这些团体的互动来得尤其容易。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些fans团体互动越多,团体目标越简单,团体思维就越容易达成一致,而且团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这样一来,一个团体就会出现强烈的团体偏好,即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的偶像,旗帜鲜明地排斥偶像的竞争者。
那些组织性特别强的fans团体,譬如共用一个QQ群的“玉米军团”,团体偏好会尤其强烈,团体成员会像竞争一样表达对团体偶像人物的好感和支持。团体的这种性质急剧强化了各fans团体的狂热度。
上一篇 什么制造了不幸的婚姻
下一篇 适当参与说人闲话有利于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