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攀比习惯加重中国人压力

admin

一首《祝你平安》曾经风靡国内,家喻户晓,至今传唱不衰。并不冗长的歌词几乎句句都落在每个人内心的共鸣点上。“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中多少人会有同样的感受: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一句“你的心情现在好吗?”这种对普遍性不平和无奈的关怀很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

为什么人人都觉得付出多于收获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付出和收获的权衡并非一个经济上可计算的投入产出比较,付出和回报不存在可靠的换算公式,也没有准确的评价标准,付出和收获的比较必须借助于参照系来完成,而这个参照系往往是周围的人。

一个人的身心投入难以绝对衡量,但行为结果的差异的确是一目了然

“同一年参加工作,为什么他已经是处长了,我还是个科员?”

“都在一个办公室里辛辛苦苦地做事,为什么这次涨工资的是他?”

“看看人家小张,一样的同事,人家又买房又买车,再看我,住一个狗窝,骑一辆破自行车。”

“什么好事都让他赶上了,既升官又发财。”

这是人们表达生活和事业不如意时常常可以听到的,在这些对付出和收获不对等的抱怨中都包含了比较,人们的不平和无奈正是来自于比较。

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一个人的身心投入难以绝对衡量,也难以与他人作严格的比较,但行为结果的差异的比较确实一目了然;另一方面,人们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往往看重自己的付出,轻视别人的作为,这是人们有意无意中常犯的认知错误,导致付出和回报之间的比较往往产生不均等的感觉。

比较是人的近乎本能性的活动,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称这种比较的现象叫做社会比较。按照他的观点,一个人生来就有自我评价的需要,在许多方面经常要进行自我评价,但由于自我评价时没有可以利用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人们只能采取和他人比较的方法来对自身的各方面作出判断。

向上向下比较都有失客观,相似比较才是相对准确的比较方式

一个人个子高矮的结论是在和别人比较后确定的,一个人是否聪明也是要看比较对象的,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也是在比较中才能清楚,越是没有可用的评价标准越是需要比较。显然,比较对象的选择影响着人们比较的准确性。

人们选择比较的对象会表现为三种比较方式:向上比较、向下比较和相似比较。向上比较是指在比较过程中选择强于自己的对象作为参照,向下比较则是在比较过程中选择比自己差的人作为比较对象,相似比较是以与自己各方面条件相近的人作为参照来比较。显然,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都不是客观的比较,只有相似比较才是相对准确的比较方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更多地进行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这样的比较有时候并非像费斯廷格所讲的是为了自我评价,有的时候是为了自尊,有的时候是为了自我激励。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许多人的比较策略,这里好像既作了向上的比较也作了向下的比较,实际上比较的重心是向下的,是通过向下比较来获得自我安慰的方式。

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经常会把最优秀的人作为自己的比较对象,暗暗在内心进行比较,用与他人的差距来激励自己,这样的比较方式起到了提高自己成就动机的作用。

比较方式的偏好是一个人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反映人们生活态度的差异

一般的比较过程都是发生在个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活动,还有的比较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攀比”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很明显,攀比应该属于向上比较,这种比较的方式是通过某种行动使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他人或者至少和他人相同,从而达到自尊保护的目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批评一些攀比性的消费行为,把这种行为看作是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主要就是因为这种比较方式是用自己并不强势的方面勉强或不计代价地与他人比较,借此证明自己的强势,不甘承认自己的弱势。

我们看到不同比较方式的选择会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样,不同比较方式的选择也会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一般来说,向上比较是自我否定的,结果并不让人愉快,经常地向上比较会让人觉得不如人,会有自卑感;向下比较是自我肯定的,会提升自我价值,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

任何一个人时时都会面对向上比较、向下比较或相似比较三种选择,但人们却有不同的比较偏好,有的人选择向上比较为主,有的人多采取向下比较,相似比较却并不是人们的主要选择。人们的比较方式反映着人们的生活态度,比较方式的偏好也是一个人受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

“胜王败寇”的现代社会,不断向上比较让人迷失了自我,产生失败感

中国的家庭是塑造比较方式的第一场所,家长从小就会为孩子提供一个又一个向上比较的对象,邻居家成绩优异的孩子,同事家多才多艺的神童,电视上的小英雄,这样的对象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一个孩子超过一个比较的对象还会有下一个新的对象出现,比较是永无止尽的。

学校通过树立一个个榜样为学生们提供向上比较的对象,通过区分学生优、良、中、差的方式将学生置于社会比较中。现代社会的竞争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再能够孤立存在,一个人的行为要在大家的行为背景下才有意义,每个人都被强迫进行自我定位,每个人都要不断进行社会比较来调整自己。传统社会中“中庸”策略难以适应所谓“赢者通吃”,“胜王败寇”的现代社会,社会在迫使人们选择向上比较。

有时候,不断地向上比较就意味着不断地失败;在个人收入上不断地向上比较可能就再也感觉不到生活水平的提高,感觉到的是社会的绝对不公平;不断地向上比较带来的是个人渐渐无法承受的压力;不断地向上比较中人们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体会不到自己的需求,生活在他人的阴影里。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现代人却感到生活越来越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使人陷入困境的心累有时是由于比较方式选择上的偏差所致。社会不应该鼓励人们一味地向上比较,有时需要有意选择向下比较来卸下一些心理的负担,尽可能作自我比较,把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来比较会更客观一些。

比较方式的选择是生活策略的选择,选择一种适当的比较方式,选择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