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宗教、精神修养及其他

admin

中国作为一个大多数人不信奉宗教的国家来说,在精神层面上虽然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沉淀,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缺少一种宏大的文化建构。在应付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或严重生活事件打击的时候,人们往往缺少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与皈依,纯粹依靠自我力量走出精神痛苦,这样的压力使得很多中国人活得尤其沉重尤其痛苦。但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氛围下,不是说宗教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这在当代西方社会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而某些极端的宗教派别,其教义本身已经偏离了宗教存在的意义,倾向于绝对化,自我化,不能包容并蓄,显得极其狭隘。宗教里对于人生的本源、人生的意义和发展方向或说终极目标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释。以佛教为例,佛教强调的不是今生而是来世,以今生的修行换来世的安乐。为此而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所谓“清规戒律”来限制教众的行为。虔诚的佛教徒们在自己的理念和行动中非常注意以这样的准则行事。在他们看来,人生苦乐无常,生活中种种的不如意都是今生必受的磨难,存清静心,遇悲莫悲,遇喜莫喜,方是人间至道。

当然,本文不是在这里为宗教信仰鼓与呼,只是借它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这个传统上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里,应对生活中种种难题时,怎样从精神层面上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和习惯框架中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这就给我们当代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了富有哲学意味的命题。

在这个日益物质化的现代社会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清静无为、中庸之道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建构问题。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生活过程中形形色色的困难也以信息爆炸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解决人的心理障碍有很多种方式,但最终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还是价值观的转变,是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说到价值观,人们往往认为那是一个虚无飘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形而上学。而事实上,我们对事物的基本看法与处理方式就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难,有利益驱动有压力导向就可,但是从根本上转变一个人的理念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举例来说,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有许多“看不惯”的东西,而这些我们的“看不惯”别人却干得如醉如痴甘之如饴。

在西方人看来。生活是由罪恶和欺骗构成的。而在东方人看来,生活是由无常构成的,是天命所归,那么什么是幸福?不过是满足求饱暖舒适的欲望而已。这自然不那么容易,因为社会不是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要使每个人的欲望都能够得到协调,不因冲突而引来变故,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古人说: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不过是人欲的节制,没有人欲,又哪里来的天理。

宗教有些重要特点。一种是对付并自信能够解决超家常的问题,如死后归宿,灵魂性质,神力保佑,以至天地本源、人生目的等都是。一种是有种种自信为能够获得超家常希求的办法,如修炼、戒定之类。一种是有组织,有仪式,有礼节,作为具体的路,通向超家常的境界,如各种祠祀、法会之类。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是内心的依托感,甚至陶醉感。如“得福”,相信是神灵所赐;“受苦”,相信是天神上帝有意使其经受锻炼。总之,是相信背后有全能并可靠的支柱之类。人,至少是一部分(常常是大部分)人,在某些时候,需要有宗教信仰,以便精神方面不至孤苦伶仃。

佛教认为人生大苦是欲望太多,欲望太多则欲心不灭,求而不得则会陷入无边无尽的痛苦中。要求得终极的无痛苦,在无法改变外界环境的时候就只有改变自身的需要改变自身的生存方式。具体的“无上法门”老实说并不是本文所能探讨。说不得,也不可说,说了就是“着相”,更不知该从何说起。应该说的是,我们应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胸襟,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好的明天,有所谓殊途同归,不要一味的排斥我们并不十分了解的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