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变爱莫能助为及时帮助

admin

北外女学生罗卡娜刺杀同学17刀致死案件,在北京市一中院做出了一审判决: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罗卡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且赔偿受害人家属各项损失25万余元。罗卡娜案件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人会用刀凶残地刺杀自己的同学?她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平常也只是因为“什么时候熄灯”等生活琐事发生过口角。是什么阴影吞噬了她那本该丰富多彩的未来呢?在我们的大学生中有多少人的内心里也有过各种各样的阴影呢?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方俐洛指出: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格的自我中心,容易变得孤僻、内向和脱离群体,易于沉迷网络、录像等。这种人格禁不起挫折,报复心强。

“我也不能确定地说他们就有心理健康问题。”一位大学生说,“但是,他们会显得比较难相处。比如,他们很少与同学们一起活动,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小说或者上网聊天……”在问到如何与这些比较孤僻的同学相处时,这位学生说:“作为同学,刚开始我还主动约他们一起去参加活动,但是被拒绝的次数多了我也对他们冷淡了。”

当问到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知识一般从什么渠道获取时,他们反映大多都是从相关的书籍或者电视栏目中得到的。当问到学生们如果感到心理上有问题会求助于谁时,他们说一般是自己解决,如果实在不行再找好友倾诉,而这些好友同样是没有受过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的同学。当问到为什么不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时,学生们普遍反映:小题大做,不习惯。但同时他们也同意,心理咨询机构应该是最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地方。

一位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说:“我的学生中一个成绩本来很优秀的同学突然不愿意再上学了,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也有的同学毕业后不愿意工作,觉得有家长养着没必要那么辛苦。”这位老师谈起这些学生时,眼里充满担忧,又有一种无助。“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是我的学生,我从心底里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但是事实告诉我,他们的心理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我不能帮他们解决。”这位老师说她曾试图帮助一位同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但是这位同学还是退了学并一直在家无所事事,拿着父母给的钱去泡网吧、酒吧。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石林老师指出:目前,我们的教育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智育”至上。老师似乎更在乎学生的成绩、分数,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使得学生从小学、中学都处于沉重的压力下,到了大学,老师管束相对减少,环境相对宽松,累积起来的心理问题自然会在某些时候释放,而此时他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有了缺陷。对于怎样有效预防心理疾病,让大学生们能够健康地学习、生活,石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1.从社会责任角度上来看,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一些基础知识。要转变一种观念,那就是只有精神病人才需要看心理医生。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我们将很容易也很顺利地摆脱心理阴影。目前,社会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中很多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的训练,因此,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我国任重而道远。

2.对于家长而言,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应该有意识地应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要一味地强调分数、成绩,要注意培训孩子的自我生活能力。以免孩子长大成人后,不知如何应对社会生活,造成心理上的缺陷。

3.对于学校而言,应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加强指导。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只等学生上门咨询。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例如清华大学等学校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做一次心理健康调查,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咨询员会对这些学生进行重点跟踪和疏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