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疏导与矫治

admin

自卑心理一般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有关调查结果表明,自卑心理是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况,个别情况下亦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重视和研究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社会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自身特征、需求、利益和文化形态和社会群体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改革浪潮的冲击,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触动最敏感的社会群体――大学生。较一般青年而言,他们能较快地接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并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和素质,这无疑是值得倡导和庆幸的。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和变化正在直接影响和困扰着当代的大学生,并导致他们中一些人产生认知和行为上的偏差。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的急剧扩招和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令人关注的问题。最典型的是毕业生招聘会或人才市场上的某些情景:在某些比较热门的、待遇条件比较高的招聘台前簇拥着一堆堆的博士生、硕士生,而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们则抱着自己的应聘材料远远地站在圈外无奈地观望,一脸茫然与尴尬――某种程度的失落与自卑不禁油然而生。

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大学生出身于不同的家庭,且家庭境况是千差万别的。一些出身于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大学生。因父母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家境相对差些,尤其是与出身于大城市、或是干部、高知家庭的同学做一番比较之后,自感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等方面比别人“矮了一头”,在社会生活适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先天不足”之感。在这种种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在学习、生活和与人交往中,很难表现出开朗乐观、大度潇洒、无忧无虑和充满自信,经常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减少了与老师、同学间的交往。由于正常的交往需要受到人为的压抑,越发强化了不健康心理,以致陷入“恶性循环”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个体因素。由于个人早期生活背景、阅历及成长道路的不同,大学生在生理发育、文化素养、智力、气质、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一些自感能力一般又无特长的大学生,看到别的同学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写会画,有的能说会道,就越发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经常处在自责的叹息之中。这种自卑心理一经形成,便会发展到不敢表现自己的能力。

挫折因素。一些自觉知识基础较好,有一定能力和特长的大学生,往往把期望值定得较高。但由于其涉世不深、认识问题偏颇和缺少实际工作经验,结果往往不但没有很好实现任务目标,还暴露了诸多的弱点。当他们感到自我设计的蓝图难以实现时,便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对某些有竞争性的活动,便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1] [2]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