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ife begins at 40,渴望永远年轻,到不怕老,You're as young as you feel(你觉得多年轻你就多年轻),时代已改变。
迎接老而酷时代,不是教训你拒绝美容手术,而是重新检视自己,找回你遗忘多年的“自己的影子”。
小小的美容外科与皮肤科诊间里,坐着与站着很多人,雷射除斑、注射肉毒杆菌、拉皮、买抗皱美白保养品……
这是全球同步现象,自从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前年核准肉毒杆菌后,美容回春的人更是暴增,35~50岁人数最多,美国美容外科手术协会统计占了44%。情况之不可控制,激使51位科学家与医师联名在《科学美国人》杂志的网上撰文教育大众:“美容手术可能对遮掩老化有效,却不能延缓、停止或反转老化的进程。”
而教你如何“抗老化”、“延年益寿”、“如何活到120、150”的书刊也早已多到难以形容。各种奇特的方法也在呼唤你尝试,从吃某种餐、泡澡、吃湖里绿藻、吃羊鞭、注射狗或猴子的丸素,到干脆断食。
人们也因各种理由在谎报年龄。年轻人想要变老一点,16岁时硬说已18,为了可以买香烟、进夜总会。中年人想要变年轻一点,女人比男人尤其会掰,从29~40多,她年年29岁;50岁以后,她又变成年年39。而老男人喜欢人家以为他比实际的年龄更老,70岁生日时,他说他80啦,80岁时他又变成99,记者说他是人瑞,人人来跟他请教长寿之道,他终于成名了。
至于悲剧更令人扼腕。安德烈各种运动都做,像中世纪修道士般谨守健康食谱,每天记载生理指数,65岁时看来像30岁般强壮,但他却饮弹自杀,只因他的健康稍走下坡,只是脉搏上升点、背痛与疝气,他发现这么辛苦控制身体仍无法克服老化来临,了解这个不完美之后,他选择自杀。
写《老化之谜》的科学家奥斯泰德(Steven N. Austad)说,如果安德烈学过天文宇宙,他会明白一个人活多久是不重要的;如果他学过生物学,他会明白身体的变化是自然的,有生就有死,就像春去秋一定来,老化不是懒惰或贪吃的结果,而是生物演化的必然过程。
“生命,不管你是怎么过的,都在危害我们的健康,”他说,运动与控制饮食可以让你的中老年生活品质好一些,病痛少一些,但仍不能命令身体停止老化。
哲学家海德格说:“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
顺手捻来的顺遂
不要再辩了,认清楚现实吧,不管你喜不喜欢,老化是每个人都要走的路,只不过先生先走,后生后走。
为什么怕老?因为老使我们失落很多,失去青春容颜,接下来是退出事业,我们不再被需要,身体孱弱,失去快乐,离死不远,记忆减退,亲朋配偶去逝,生活孤独……。
1994年法国兰蔻化妆品公司突然叫长期签约的代言模特儿伊莎贝拉.罗塞里尼(大导演罗塞里尼与明星英格丽褒曼之女)不用再代言,只因这位兼美丽与气质于一身的女演员42岁了。
当时媒体与意见领袖都默不吭声,似乎视为理所当然。
而当女权运动者史坦能(Gloria Steinem)50岁生日,穿上迷你皮窄裙摆姿拍照时,还震惊社会,觉得简直是一种政治革命,“老女人怎么可以还巧媚?”有声音咕噜。
在以年轻为主调的文化里,很多人接受了老就会丑、无能、保守的陈腔烂调,忘了老的好处。
其实,生理上,这一代人比历史上任何一代人都健康活跃。
心理上,大多数人都比年轻时更肯定自己,经验与智能使我们可以洞知问题,判断应对。工作上“有种顺手捻来的顺遂”,写《哈,中年》的联合报记者廖和敏传神地形容。更且人的智能发展成熟,幽默能力成长,展现20岁时所没有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获得“时间”这礼物。这人生的宝贵资产,年轻时我们不当一回事地浪费掉,青壮年时忙碌不堪而埋怨时间不够用,很多事无法做,老时重获时间,另外附赠额外礼物──支配时间的“自由”。
老,就看你用何种心理去看待它,心理学医师佛洛姆认为,怕老其实可以变成是件好事,提醒我们人生苦短、去日无多,需要重新省视自己人生,重做规划。
过去我们欠自己很多年的生活品质,老使我们将有机会补偿自己。
中老年还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做,世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音乐家及艺术家,是在迈入不惑之年后才创出许多精彩作品。根据人类学家布兰德兹(Stanley Brandes)的研究,历史上与宗教上很多重要人物,在40岁时心灵重生并成为领袖,包括穆罕默德40时进入洞窟解读后来成为回教经典的文字时;摩西40岁出埃及。
廖和敏更在看过米开兰基罗不同两幅《圣殇图》后豁然理解,年轻与老时的境界其实不同。
年轻时那幅十分精细,一笔笔雕琢五官表情与衣着细节;老时那幅只勾勒五官但神韵慑人,圣母用膝盖撑起耶稣倒塌的身体,自然流露母爱。生命阶段感受不同,画家老时生命体会丰富,转向精神方面的追求,不再在意感官经验。
“中年后才是生命的生产者,”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曾经说。
别再问快乐是什么了,要改问够不够充实。因为你无权不快乐,也不能再把责任推给别人。
评审你够不够优秀的,不再是父母或师长老板,而是自己。从此以后,如何讨好自己更重要。
工作的意义可以调整,可能是已达到职业生涯顶峰,想去追求另一座人生高峰;可能是思考“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调整工作和生活之间的比重;也可能去完成未实现的梦想,问问自己10岁时曾想做什么却还没做?未来10年、20年想做什么?
也可能是热烈拥抱被你丢失多年的“影子”,重新认识自己,每天挪点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个影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自我性格,却在迎合社会需求被迫放弃过。
你还记得上一次你是什么做些思考的?我们根本无暇反省自我,直到现在怕老时。
优雅风范与勇敢风骨
事实上,也由不得你不思考,因为时代潮流到今天,一切都变了。翻开任何一本杂志,一定有笑出鱼尾纹、臀肉圆胖、头发灰白的中老年模特儿,促销化妆品、钙补充剂、缓解更年期症状,以及保险产品。
时尚设计师宣称我们已进入“银发美人时代”,44岁的安荻唐薇儿、58岁的萝拉惠登、62岁的艾特金荪赶赴定装照或走秀昀身影,为纽约街头增添不少风情。
Euro RSCG Worldwide广告公司在《化妆品业未来五大趋势》报告中指出,现在的女性对内在与外在的美同样关心,她们既固定保养美容,也不愿45岁即被视为大势已去、自生自灭,她们重申有权觉得年轻。
老化可以是选择题,选择感觉年轻,不只女人如此,男人也如此。
2001年秋天,60岁的诗人民歌手巴布狄伦推出他第44张唱片,唱出“你的心永远欢乐”、“永远唱着你的歌”。引人注意的是,他看来像80岁,皮皱发灰,不像美国其它60岁的社会名流,因为他一点美容手术也没做。
1974年他献唱“Forever Young”──祝你攀梯摘星成功,每步踏牢,永远年轻,永远年轻……时,打动了当时即将中年的首批婴儿潮的心弦,引发知识界提出观念“人生40才开始(Life begins at 40)”。
现在他居然现身说法,“你觉得多年轻你就多年轻(You're as young as you feel)”。
“他像先知,预告我们舍弃20世纪时的渴求永远年轻,人生40才开始表示40以后一切走下坡;不,这位不靠人工方法改变外貌与声音的诗人强调21世纪的哲学,不论你多老都要觉得年轻,”未来学家西蓝特(纽约趋势研究院创办人)指出。
老化无法避免,但年轻的心境可以一辈子持续,“老而酷”的时代已来临,老化的观念、标准、术语都修正。
20年前以作曲《童年》成为青年偶像的歌手罗大佑,总是选择住在蓬勃发展的城市,为了感受它们巨大的能量,一起成长。所以变老的过程,也是他长大的过程,而“继续成长的感觉,就像不断回到童年,”他说。
想要美美地老下去,显然风采与喜乐,比手术更值得我们注意。
什么样的美,是会随年岁愈大而愈凸显?优雅风格、亲切温暖、善良善解人意、开朗乐观。
奥黛莉赫本令人难忘,并非只因大眼慧黠,而是她抬眼扬眉时,流露的纯真好奇与惊喜快乐;在她生命最后五年(58~63岁),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奔走,她一生拒绝纳粹压迫与繁华污染,勇气十足。梅莉史翠普气质出众,也绝非因为高颧削颊,而是她流露的自得其乐、知性与坚强。
美国哥伦比亚电视网纪录片《人类的脸》主持人克力斯指出,随着人渐老,人的习惯性表情深印脸上,脸会说故事,诉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老时,你还看来漂亮,绝对因为你脸上显示不随时光而消逝的品质,包括正直、善心、认真、智能、热情、幽默”。
在可以靠手术拉皮与填纹的现在看来,温暖亲和、欢喜开朗、含情脉脉、勇敢风骨,显然更值得我们珍惜。
我们无法不老,却不必老,诚如时尚设计师潘黛丽说的:“可以老,但不可以有老态。”
伊莎贝拉.罗塞里尼被兰蔻开除后,成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公司Manifesto。猜猜兰蔻公司最近找谁代言了?法国已做祖母的大美女凯瑟琳丹妮芙,58岁。
上一篇 当“她”的收入比我高时
下一篇 美心理学教授:家里排行影响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