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非典过后也要“心理疗伤”

admin

日前,北京青年报发表社评《抗击非典也是“心理疗伤”》,就解放军总医院派出心理干预小分队,进入北京小汤山非典收治定点医院,对非典患者和医护人员开展心理卫生服务一事,分析了非典对我们的精神生活造成的非同一般的伤害,认为全社会齐心协力打赢抗击非典的战役,在磨难与求索中重新塑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是一剂最好的“心理疗伤”良方。6月13日,发表社评《应积极消除非典心理后遗症》,结合北京某医院开设非典患者心理咨询门诊,为曾经染上非典的市民提供心理帮助的努力,号召政府工作人员、居委会和社区管理者、青年志愿者等积极行动起来,帮助非典康复者消除心理后遗症。现在,抗非典战役胜利在望,我们又读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12.3%的医护人员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非典康复者由于有一段被病魔折磨的经历,有的更是一度徘徊在死亡的边缘,除了遭受身体上的痛苦,他们的心理上也受到罕见的重创,康复出院之后,有时还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他们中有人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然而,与非典患者和非典康复者相比,医护人员在心理上往往面临着更加沉重的负担,因此产生的心理疾患也同样不容忽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与非典患者近距离接触,有人不慎受到感染,有人英勇牺牲,由此给医护人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之大,他人实在难以想象;另一方面,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他们义无返顾地冲锋在抗非典的第一线,他们身上承载着全国上下的殷切厚望,他们被誉为“白衣天使”、“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这些既给他们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在客观上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医护人员是患者的保护神,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在超常的心理负荷之下,他们自己也可能成为患者,也迫切需要科学的心理帮助。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心理疾病”是一个不大光彩的词汇,这种社会观念对中国的心理医学研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的流动、分化和变迁日渐繁复,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心理卫生服务,也将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人均拥有律师的数量,与人均拥有心理医生的数量一样,成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本报就与非典有关的心理卫生问题连续刊发多篇报道和评论,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建立起对于心理卫生的科学认识,都来关心非典患者、非典康复者和医护人员的“心病”,关心所有为抗非典呕心沥血的人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