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情绪性疾病:被疾病遗忘的角落

admin

我们知道,人感染了细菌会得病,机体受了创伤会发病,饮食不洁也会生病……,但人们往往忽视一种致病因素,这就是不正常的情绪变化,可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情绪性胃病

大量实验和统计资料表明,情志不畅是导致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吊起来,并不时给以电刺激,造成猴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不久,这只猴子便得了胃溃疡。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影响人的食欲,而出现不思饮食,这在中医学中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

情绪性腹痛

腹痛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多为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失调或阳虚等导致气机淤滞,脉络痹阻及经脉失养所致。但腹痛牵涉疾病较广,其病情变化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情绪性哮喘

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诱发或加重哮喘,患者在焦虑、困扰或愤怒时,哮喘会频繁发作。有人对640名不同年龄哮喘病人的统计分析表明,有心理因素引起哮喘发作者占30%。焦虑、抑郁和愤怒等消极情绪,可促使人体释放组织胺及其它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反应性,从而引起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反过来,因疾病的发作又会造成患者情绪更加紧张、抑郁、悲观、沮丧,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如此恶性循环,会使疾病长久不愈。情绪性感冒研究表明,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削弱人的机体抵抗病菌侵袭的能力,使人易患感冒。

情绪性头痛

日常生活中,人们爱把一些棘手难办的事说成是“令人头痛的事”。从医学角度来看,不良的情绪,如紧张、焦虑等,确实可以引起头痛。现已证明,常见的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就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

情绪性糖尿病

众所周知,胰岛素是胰岛组织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分泌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的兴奋,将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