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脑、一个铺盖卷,吃住在单位――长期以来,这是“勤劳员工”的最佳范本。然而一个多月前,深圳华为员工胡新宇加班时猝死,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员工是否该为公司卖命”等讨论一时间沸沸扬扬,“过劳死”的话题也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风波过后,新的思考开始出现: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的工作环境,我们是否该考虑为员工减压?记者了解到,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出台了各种措施。
在美国人的常规意识里,工作和生活是绝对分开的,个人生活不应被工作打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竞争加剧,为了保住工作,很多美国人开始加大工作强度,到点不下班或周末加班越来越普遍,这也使得减压和过劳死这样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老板开始意识到,要想让员工塌实尽心地工作,提高工资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帮他们减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据报道,很多美国公司都有心理热线和法律热线,员工有问题的时候,即使是一些私人问题,都可以随时寻求帮助,而且绝对保密。硅谷的很多公司会主动安排活动,让员工感到在这里上班很愉快。比如思科公司总裁每月安排一次早餐会议与员工沟通。Intuit公司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员工社交时间,夏季还会组织烤肉聚餐和海滩娱乐活动。雅虎公司则在公司内提供按摩、剪发、洗车、换机油、看牙等服务。
比起这些措施,美国公司给员工减压的最“终极”办法就是弹性工作制度。这种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很多公司,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公司为了让员工既完成工作又能安排好生活,在保证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让他们自己确定上班时间。在惠氏公司下属的一家药品研发机构,有的员工为避开交通高峰时间,每天从早晨7点干到下午4点;有的员工因为每周的某天下午要带孩子上学习班,其他日子就多工作一会儿;一位叫苏珊的员工因为离公司比较远,可以一周工作4天,每天多干两小时。还有一些公司更进一步,连上班总时间也不规定。从耶鲁大学毕业的记者的朋友杰西在一家大公司任金融分析师,工作量很大,但老板只需要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对上班时间没有严格要求,很多工作可以在家完成,这让杰西很满意。2004年的统计显示,全美有28.1%的男性和26.7%的女性员工享有弹性工作待遇。美国著名保险公司丘博集团董事长兼CEO芬尼根认为,弹性工作制度不仅是福利,也是增进生产力的有效工具。
在欧洲,与压力相关的疾病已成为导致非体力劳动者长期无法工作的主要原因。德国联邦卫生部专家奥尔瓦德教授告诉记者,欧盟由此造成的损失估计每年为1100亿欧元。
欧洲的“为员工减压”运动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世纪80年代后在英、法、德等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欧洲,95%的大公司和85%的中小企业向员工提供减压帮助,每年的总花费大约是800亿欧元。近年来,欧盟及各成员国制定了《健康与安全工作法》等法规,要求公司向员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不采取措施的公司还要罚款。前不久,德国政府向一家未给医护人员做好减压措施的医院发出强制执行通知书,下令评估600多名员工的压力水平并推行减压计划,否则将提出控诉。
付出就有回报,宝马等公司的调查表明,企业在员工减压方面每进行1欧元的投资,得到的回报平均为3至16欧元。记者了解到,欧洲企业为员工减压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环境放松型。典型的如受到欧盟资助的“让健康植物走入办公室运动”。挪威一家医院的研究表明,办公室引入健康植物后,病假减少了一半。
二是心理减压型。在英国电信集团,员工有心理困惑可以拨打公司的免费咨询电话,由心理专家给予解答。瑞士不少企业针对新员工容易因人际交往产生焦虑情绪,专门开办培训班,帮助新员工顺利适应新环境。
三是福利享受型。欧洲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向员工提供按摩、瑜伽等减压服务,以达到让员工心情愉快,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许多企业都说,让员工快乐上班,是留住人才的好方法。
四是“放纵发泄”型。欧洲大多数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员工上班可吃零食。奥尔瓦德教授认为,当食物与嘴部皮肤接触时,能消除内心的压力,转移人对紧张和焦虑的注意。另外,奔驰等公司建了很多俱乐部、健身房,让员工在工作之余有一个“发泄放松”的场所。
“过劳死”的概念是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日本专家提出的。四五年前开始,随着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日本社会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顶峰。
2001年,日本劳务省认定有143人“过劳死”。这是日本过劳死“突飞猛进”的一年,此后,日本政府开始修改过劳死标准。如从前只调查死亡之前一个星期内的工作状况,现在改为调查6个月内的情况以掌握“疲劳积蓄度”;从前身患慢性心血管病者突然死亡都被认为“身体条件不好”,现在若发病前曾长时间加班,即属过劳死。同时,政府还制定了加班时间与疾患关系图:每月加班45小时以内对身体有轻微影响,超过100小时影响就很大了。
以上政策出台后,日本公司都开始为减少和根除过劳死出招。主要的办法有:1.严格控制加班时间;2.配备心理医生,让员工随时进行咨询;3.增加福利运动设施,修建游泳池、网球室等;4.定期给员工做健康检查,以前都是身体检查,如今加上了心理健康检查;5.部门主管要掌握员工的体检结果,与医生保持联系,调节员工工作量;6.若有烦恼,员工或家属可以去“防止过劳死中心”咨询。这种机构遍布日本。
日本全国防止过劳死中心理事长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卖命”已不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现在的日本人都希望在轻松、和睦的环境中工作。虽然去年有157人“过劳死”,比2001年还高,但其中包括了以前不被认定的人,“减压政策已经起了作用”。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工资 回报 会议 寻求 保险
上一篇 婚姻:不知不觉“发痒”
下一篇 高校贫困生心理状况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