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地主”是扑克牌的一种玩法。时下,它与打麻将一样流行于街头巷尾。
打牌娱乐是现代人的一种消遣方式,本无可厚非,因为它既打发了空闲时间,又增进了人际交流、联系了感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使身心得以放松,其乐融融。“斗地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然而,“斗地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背后隐藏的赌博心理应引起我们重视。如果通过打纸牌冒输赢钱财之险,有意识地进行某种成分或全部由机会决定的游戏之时,就可断定娱乐是一种幌子,作祟的是赌兴。由“斗地主”导致的自杀、跳楼、他杀、家庭崩解、企业倒闭屡有报道,它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斗地主”者多半是为了寻求刺激、好奇,受他人利诱,或逃避现实、娱乐、竞争、发财。心理学行为学派认为,“斗地主”是一种习惯性行为,如长时间对此活动耳濡目染,会使“斗地主”活动赢利的意识不断强化,使他们沉溺于赌博而不易戒除。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斗地主”是攻击本能的一种无意识的取代形式,是罪恶感寻求自我惩罚的方式,是强迫性手淫愿望的转换。赌博也和社会因素相关,与违法犯罪互为因果。“斗地主”受社会、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以“斗地主”的方式来赌博者会面临更多的婚姻、家庭和就业问题。虐待配偶,将妻子作为赌注的事例常有发生。长期“斗地主”的青少年多数家庭环境不良,父母有分居或离异史,多半也是赌徒和酒瘾者。另外教育态度矛盾、教育方式粗暴也是不良原因之一。
长期无节制“斗地主”会导致病理性赌博的发生。他们通常在青春早期开始赌博,从小对学习不感兴趣,接受教育程度低,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其心理特征是智力好、傲慢、过于自信、乐观好动、缺乏耐心、富有竞争心、喜欢追逐钱财。
在现实中,赌博行为同娱乐行为互为一体,彩票、奖券,甚至电视、电话都可以参与摇奖,潜移默化地起着示范作用,势必增加控制赌博的难度。因此告诫利用“斗地主”来赌博者,当你加入“斗地主”的行列时,要先问自己在做什么,是娱乐,还是赌博?当属于赌博行为时,一定要调整心态,克服欲念。成人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于病理性赌博者应积极采取厌恶疗法和系统脱敏技术,以摆脱病态行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汤世明 《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