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青年在打篮球。一个青年突破上篮,被另一个青年从身后打手犯规。上篮者顿时发火:“你他妈的怎么乱打手?”“我打了,怎么样?”于是,两个青年从动口到动手,打得不可开交。为这点小事发火,本是不值得的,可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现象却屡见不鲜,因此造成的悲剧也不少见。
人有七情六欲,这“怒”是七情之一,说白了就是发火、发脾气。看电影《高山下的花环》,给人印象最深的最雷军长那火暴性子,他一发起火来就甩帽子“骂娘”,这时周围的气氛顿时就紧张起来。雷军长嫉恶如仇,他的发火是冲着各种不良现象而来的,因此人们反倒喜欢他那鲜明的个性。不过,如果从一个人的性格来说,动辄发脾气并不好。其后果之一,是容易在人际交往中造成人为的紧张,乃至损害相互关系,把事情搞糟,等火气渐消,冷静下来时,又追悔莫及。这正如西方一位哲学家所说:“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有些人爱发火,凡事都认为自己有理,所以一听到不顺耳的话,便“理直气壮”。实际上有时不一定自己都对,别人都错,即使是自己对了,那般怒发冲冠的势头,也容易使人难以接受。与人发生矛盾如能先检查自己,谦虚点,火气自然就会烟消云散,矛盾也就不至于越弄越僵了。
有人说,发脾气和人的性格有关,这话有一定道理。然而,人的脾气形成尽管也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还在于后天的熏陶、培养。我们敬爱的陈老总,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从不为个人的得失耿耿于怀,素有“肚量大似海”、“宰相肚里能撑船”之美称。他的这种高尚、博大的胸怀和气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青年人血气方刚,要想熄灭心中之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逐渐养成自我克制的良好习惯。林则徐在书房内挂了“制怒”的匾额,每当情急之中,抬头见此二字,即冷静下来,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克制要养成习惯则必须多锻炼,当发现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开始产生不满情绪时,即可默念“镇静下来”、“千万别发火”之类的话,以防止自己胡乱使性子;也可以主动离开现场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者找知心朋友把心理话讲出来,发泄一下火气。如果每个人都能有意识地抑制自己的火气,我们生活中就一定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人与人之间就会相处得更加融洽、和谐、美好。